赵雨龙他们推开刘小清家的院门,一眼就看见他蹲在那里编鸽子笼,旁边歪倒着已经编好的一个,非常漂亮实用,都是用来饲养小鸽子用的。两米来高的院墙上,巴迪玛正趴在墙上跟他说着什么。看见赵雨龙他们来了,刘小清扔掉手里的鸽子笼,站起来赶紧去迎接。巴迪玛却惊叫一声,从院墙上跳回去,从自己家院里出来,跑着进了刘小清的院里,跟在了赵雨龙他们的后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钻一行也是挺不错的呀!我看,得有个人帮着你干了。可以解决你不会干的,那样不就完美了么!哈哈……”赵雨龙一边说,一边四下里看着,眼睛已经扫到了巴迪玛。
“我就说嘛,光是养鸽子不行,放着这么大的院子,该养点鸡鸭猪羊的。”看着刘小清只是傻笑没有吭声,巴迪玛快人快语,从狼山三友的身后挤过来,笑呵呵地说。
原来,吃过早饭,巴迪玛心里惦记着刘小清,就隔着院墙问刘小清吃了没有。刘小清的早饭,什么时候都是对付凑合,昨天剩下的玉米饼,烧点开水,就着咸菜,就是“后娘打孩子——又一顿”。自己养的肉鸽子,从来都不舍得杀了吃肉,要么换了玉米粮食,要么就送给别人了。
刚才赵雨龙他们进来之前,巴迪玛正趴在墙头上劝刘小清,让他用鸽子换几只小鸡,养大了,母鸡可以下鸡蛋,公鸡也能杀了吃肉。刘小清却推脱说没有时间,他一心一意地伺候着他心爱的鸽子,其他事情根本就不想干。
“我看呀,竖起这面墙是两家人,如果拆掉这面墙,不就是一家人了么?你们说是不是?”赵雨龙一边指着隔墙,一边笑着说。
“那要看他俩愿不愿意拆掉这面墙了。”黄衫书生听出来赵雨龙话的意思了,不失时机地补了一枪。
刘小清和巴迪玛的眼睛对视了一下,瞬间露出惊喜之色,只是非常短暂地就退下了光。巴迪玛低下了头,声音极小地嘟囔着:“昆娜姐姐还单着呢,我们怎么敢跑在前头呀。”
巴迪玛原本不懂什么繁文缛节,后来总是能听到娥儿凤儿和沈丘姜涛在一起议论,慢慢也就明白了,要挨着来。昆娜也曾对她说过,让她把跟刘小清的事向槿花石灵儿说明白。可刘小清不好意思,巴迪玛又想着昆娜还没有出嫁,自己曾经是她的侍女,也就是遇见赵雨龙他们以后,两个人才以姐妹相称,巴迪玛心里想过,昆娜姐姐不出嫁,她也不会跟刘小清结婚的。
赵雨龙和狼山三友点了点头,觉得巴迪玛还是挺好的一个女孩,懂事,还肯为别人着想。
“昆娜不是跟你住在一起的吗?怎么没看见她。”悔远道人看到大伙儿一时没有什么话了,就随便问了一句,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了打破僵局而已。
“她呀,现在知道进步了,每天都去落第秀才的院里,一方面帮着秀才看着几个孩子,另一方面还能给秀才做做饭收拾收拾家,她呢,没事的时候还能学着认几个字。”巴迪玛笑着说。
这下提醒了赵雨龙,他早就说过让闲着没事的年轻人也去学学认字读书,眼下正是机会,刘小清和巴迪玛郎有情女有意的,长久这样下去也不是回事,不如也让巴迪玛去学学文化知识,也能顺便帮忙,把落第秀才的私塾弄得更好。
想到这里,赵雨龙便对巴迪玛说:“刘小清一心伺候他的鸽子,对别的没有兴趣,你可以跟着昆娜去落第秀才那里,学学认字,帮帮忙。你们的事我明白了,得抓紧解决……走吧,我们去你和昆娜那里看看。”说着,若有所思地离开了刘小清家,转头进了昆娜和巴迪玛的院子。
女孩子就是不一样,与刘小清的院子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干干净净不说,黄土院子,被中间的一条窄窄的石块路分成两块,与刘小清相邻的隔墙下,垒着整齐的鸡窝,里面有十几只半大不小的五颜六色的鸡。窄石块路两边是分成小块的菜地,小白菜绿油油的,看样子已经可以间苗着吃了。
“自己不行,给别人干活还是蛮认真的。哦,对了,挑水也是小清的事吧?”火云和尚看着干净整齐的院子,不用猜也知道,昆娜肯定不会管这些,能弄得这么好这么利落,估计也是刘小清帮巴迪玛干的。
巴迪玛和刘小清没有说话,只是呵呵地笑着。赵雨龙点了点头,指着院子的西南角说:“那里可以盖成小房子,用来堆放杂物,冬天还可以做柴房。这院子收拾的不错,让大伙儿都来看看,照着这样归置,日子会越来越红火的。”
从巴迪玛的院子里出来,几个人又去了对面。对面是最近才搬来的几家放羊的,其中还有两家是蒙古族。人都十分热情,可惜就是家徒四壁,没有什么东西招待赵雨龙他们。
因为之前赵雨龙准备了许多安家落户需要的家什,都放在钱广客栈的后院,赵雨龙当即让悔远道人带着这些新搬来的男男女女,去钱广客栈挑选急需的生活用品,并告诉这些人,能帮忙的,大家要尽量帮,邻里邻居要多走动,多沟通,互通有无,这样才能让日子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