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浅谈——农村与城市;野蛮和理性

教育浅谈——农村与城市;野蛮和理性

作者: 合乐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22:07 被阅读0次

        父母:“我让你xx你没听懂吗…在上脸我踹死你,不信你试试…陪你弟弟/妹妹去xx,快点你听懂没?他妈的你到底去还是不去…”

    农村的少年们是不能和大人赌气的,否则会挨揍或遭受更大的精神与身体双重折磨。似乎在父母眼里,农村的宝贝儿还小,在中学前他们都只是孩子,根本不懂事,自然也不存在什么独立个体,人格尊严之类,我只要让他吃饱穿暖也就万事大吉了。

    城市父母则不然,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多数时候在他们做出有关子女的决定时,会征询孩子的建议。例如“这个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好不好?今天有雨,可能会感冒,所以我们在家玩可以吗?”一部分也会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当然同样也存在只是象征性的对孩子进行问询。不过至少他们做出了尊重孩子人格的样子,这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然而在农村孩子那里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只要父母准备去干吗,心情好了可能会略微交代一下,例如“今天咱们去你外婆家吧,你小姨回来了,”但多数情况是,父母想去干吗了就会直接走,想让孩子做什么就会如我片头模拟的对话般采取直截了当的恐吓或压迫手段。

    小t六岁,是家里的大宝,他还有个妹妹,父母都是农村土生土长的。通常当小t试图表达自己意愿时就会被无视或蔑视。以至于时间久了,孩子已经不再想说自己的诉求,在过一段时间,小t身上开始有了一些脾性。蛮不讲理,表达诉求的唯一标准就是哭闹、撒泼。如今六岁的小t,具备了一切他周围大多小伙伴的特点——没有想法,表达力不强,出口成脏…

    Y是家里的独生子,目前四岁,他的父母都是以务农为生。他的爸爸经常看各种科学教育影片,相对其他农户而言似乎总能说出一番独特且调理清晰的逻辑。然而对于子女教育时,他也是毫无任何花哨的。一旦发觉y有他认为的不当行径,根本不会了解孩子为何要这样,直接就立即对孩子进行恐吓及暴力控制。当然,短短几年,y已经习以为常,他已经能够判别什么时候自己的老爹会出手,什么时候应该通过地上打滚来获取表达诉求的时机了。

    … …

    类似例子仍有很多,甚至其中不乏更为剧烈和极端的,但这里不再赘述。只能说,农村的父母很少进行自我反省,或者他们压根不会朝着这个方向去思索。只是当荧屏中出现特别懂事又显得闪耀的宝贝时,总难免感叹一句,人家的孩子真好云云。可是对于片段中人家父母培育孩子时所付出的艰辛和育儿经验分享确只字不提。

    当然我并没有要贬低农村父母的意思,只是目前这以成为了中国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等原因,通常还没出生,城市半数准父母就已经开始翻阅各种教育类书籍文字了。也正因此,就显得城市里半数孩子显得礼貌,包容,以及更会体谅他人。作为对比的农村父母们,确极少生出如何更好做父母,并不断努力去做的想法,孩子自然显得没有章法,同等年龄下总是觉得少了那么许多灵气似的。

    曾经不要输在起跑线一类的话语在网上霸屏,实际上由于孩子的家境和成长环境均有差异,因而并没有明确的可比性。尽管他们是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体系内竞争,但正如一张平面图可以有很多个图案一样,孩子们也是不同发展的。而在这些形态各异的图示间,你又怎能说哪个更好看,哪个更有用,哪个更有价值呢?不同的人,想来答案必然有所不同。

    对于农村孩子而言,尽管不存在最终竞争的必然关系,但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成长环境是会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且全面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价值。若农村孩子小时候不被尊重过,任何时候都是被恐吓做自己不喜欢或不理解的事情,且从来没有一个人面对面耐心的为他详细说明为何如此做的理由,并没有给予他自由选择的空间,那么孩子的性格发展必然不够完善。长大后他定然也不会多角度看待所遇到的各种事情。

    农村还有一个现象,有相当多的老人在需要赡养时,子女只是迫于邻里口水压力不得不做,而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是我的父亲/母亲,我要让他过更好生活的愿望。那个时候他们总会因无助而换来同情和怜悯,但实际上反思启蒙教育,难道就不应该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吗?刚刚降临世间的孩子完全是一张白纸,他的第一任老师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和身边所有人的行事作风,这不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

    当从这一角度出发思虑时,竟也不觉得无人赡养的老人可怜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浅谈——农村与城市;野蛮和理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nt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