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一回
【原文】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
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惲、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原文点评】
1、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不要随便说别人的坏话。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被他人反噬。比如汉皇帝向群臣询问灾难的缘由,蔡邕直言不讳说宦官干政导致的,结果皇帝不给力,蔡邕反而被曹节等宦官陷害。
2、做任何事情要先看清局势再行动,满腔热血解决不了问题。东汉末期朝堂腐败不堪,坏人当道,主要的原因在于皇帝。想改变这种现状,要么另起炉灶建立新秩序,要么联合其他势力推翻不作为的带头人。靠言语劝说对方,是行不通的,人只有被影响不会被教育。蔡邕看不清朝堂腐败的根源在哪里,以为祸根在宦官,实际上是皇帝自身。
3、人是情感动物,奸邪小人之所以容易得领导重用,不在于他能力有多强,而在于能满足人的欲望。比如某人一直在领导身边,为其鞍前马后,说话又好听,办事又圆滑,谁不喜欢这样的人。哪怕对方真做错了事情,我们也会想办法袒护,反而是那些说话耿直,动不动教育我们的人,虽然为我们好,但是打心底就很讨厌。所以要想既办成事情又不让别人讨厌,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近对方,投其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