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590871/3268d8a9f4a85a54.png)
太宗怀鹞,典出《隋唐嘉话》。
太宗,指开创一代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这是发生在唐太宗李世民和贤相魏征之间的一段佳话。
故事原文: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故事讲述的是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这只鸟极其俊俏奇异,太宗非常喜欢,私下里常常把鹞鹰架在手臂上玩赏。有一次,太宗正在玩赏这只鸟,远远的看到魏征来了,就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就看到了,但他假装不知。在跟太宗向汇报事情的时候,故意讲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暗暗地劝谏太宗。太宗担心鸟被捂死,而又敬重魏征,不好直接赶走魏征,只想让魏征快些结束。但魏征故意说得时间很长,说个没完,鹞鹰最后捂死在太宗的怀里。
这个故事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唐太宗对魏征既敬重又有几分畏惧的复杂心理,衬托了魏征这一历史有名的"直臣"的形象,也反映了太宗的贤明,被后来历代传颂。
魏征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贤相,历史上以“直”著称。魏征敢于进谏,善于进谏。对“贞观之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魏征的“直”与太宗的“明”是分不开的。正是“君明臣贤”,才开大唐一代盛世。太宗与魏征的“君臣配”,也历代为人传颂。
魏征对太宗的执政影响巨大,所以在魏征死后,太宗感叹:“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在这里,想多说一下,太宗的善于纳谏也有长孙皇后的功劳。长孙皇后在历史上被称为“贤后”。
长孙皇后从不主动出面干涉朝政,但她对于贤良之臣却从来看重。唐太宗虽是一个明君,但手下谏臣众多,难免有被冲撞下不来台的时候。盛怒之下,也会做错决定。每当这个时候,身为妻子的长孙皇后就会发挥她女人柔性的力量,安抚太宗,匡正太宗得失。保护贤臣,更保护太宗的名声。
长孙皇后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朝服进谏”。一次太宗下朝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对长孙皇后说:“我以后找机会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道:“是谁惹怒了陛下?”太宗回答说:“魏征经常在朝堂上羞辱我。”长孙皇后面对盛怒中的太宗,没有说话,而是做了一个奇特的举动——退到里间,换上了正式的朝服来见太宗。她走到太宗面前向他表示祝贺。太宗十分纳闷,问长孙皇后:“又不是什么大日子,你穿这么朝服干什么?哪有什么值得祝贺的事情?”长孙皇后则笑着答道:“我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我怎能不祝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不但没有责罚魏征,之后反而更加重视魏征。不得不夸赞长孙皇后的聪明睿智,同事也说明盛世并非一人之功。
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容易,难得是长久的做好每件事。“不忘初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难。所以,在长孙皇后和魏征等老臣相继离世后,太宗晚年也做了很多荒唐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