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五月十八日
我向朋友吐槽,现在写一个故事,总是忍不住想抄以前的点子,虽然那个点子只写了几百字,可以用,但这样总显得我失去了创意。
朋友回消息,大意是:我们通过写作这个工具获得更通透的自己,再用更通透的我去写更深远的故事。
朋友说得很对,有时我也这样安慰过自己,你已经通过写作学会了整理思路,也因为写作成了终身成长性人格。可我还是忍不住的去想着那个能够激起我去创作的点。一个行业,一份情感,一门技术。
另一个朋友吐槽,就像嗑药,对追寻灵感的上瘾。因而不能脚踏实地的完成一个故事。
我想我或许真是这样,太多未完成。却总是想追寻下一个。
反思,反思。
五月二十日
经过两天的休整,我终于开始着手,整理本月的任务,跑步还差五十公里,或者四十五,再或六十二公里。
征稿写作几乎没动笔。
翻看十年前的那段笔记,点子,还真只是点子,十个文件,每个就一句或者一段文字,只有几小段能称得上的剧情,更多的是,简介,大纲,想法和素材笔记之类的东西。且有些可以放在一个故事里,有些就南辕北辙了。
趁着脑子清醒,赶快写下这段话,写作,有职业和爱好之分。
你把它看作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竭尽全力去完成它。
但你要是把它当作喜好,你只会去追寻一个个能够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点子,且当这个点子失去对你多巴胺调动时,你便会追寻下一个点子,周而复始,进而造成很多半成品。
自我安慰一下,或许现在很难出现新点子的主要原因就是基因在促使我完成以前的半成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