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读书
圆月映中秋,清风拂杏坛

圆月映中秋,清风拂杏坛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2-09-10 15:37 被阅读0次

    圆月映中秋,清风拂杏坛

    施以狮虎式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自然,就是逃也不见得安稳,谁都说不出那里是安稳之处来,因为到处繁殖了猎狗。——鲁迅

    双节大典、歆享太平之际,朗月完满之时,引述鲁迅先生的这段话,有点大煞风景之感。但是,当以当局者的视角审视当下,再以理性的思维思考我们所面对的事情、所要处理的问题,鲁迅先生之语对我们这些职业的“苟活者”还是具有启迪心智和点省的意义。乾坤运转、日月轮回,中秋佳节与教师节相遇,再以一轮最圆的朗月相映,这多少带有“千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相聚”的兴味。冥冥之中缘分的注定,扰扰尘世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

    正是意识到这份缘分的来之不易,所以当点开各种媒介,浏览各种信息时,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占据头版头条的非关于中秋节和教师节的祝福莫属。地域不同,所处层次不同,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各种形式的祝福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盛。万紫千红总是春,正是这份繁盛,才为双节增添了喜庆和热闹的气氛。不论是主动发自内心的,还是被动虚与委蛇的,撇开各种外在因素的加持,就祝福形式的本身而言,都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每逢佳节倍思亲,多元变换的时代,奔突与漂泊成为个体生命展演生命程式的主要样式。这样,分离、各居一方成为人生的常态。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为了开门七件事,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经营着。由于占有资源不同,也就呈现出色彩斑斓的人生图谱,有的光鲜亮丽,有的暗淡无光。不论形态和色彩如何,都应该谨记鲁迅先生的谆谆告诫,既然赋予你生命,就应该生存下来,活下去,并竭尽所能地发展自己,惟其如此,才不负人之为人的称谓。生活不易,活着太难,这无疑在普罗大众所用语汇里被使用频率最高的。不过,即使“人生充满劳绩”,也要“诗意的生活”。一轮明月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生民行走于世的常态。不过,因为人之为人有一丝隐形情感丝线的牵连,纵使天之涯,地之角,因为有一份牵挂而多了几分继续行走的念想和动力;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为分离,望月怀人也自然成为普罗大众生命中无法剥离的情感存在。

    物质贫乏的时代,粗茶淡饭、粗缯大袍隔不断亲情,因为朝夕相处,时时能够把酒话桑麻。最简单的形式,最朴素的方式,即使偶有剑拔弩张,但骨髓里那份真情蜜意永远不会被冲淡消释;物质的极大丰富,现代成功学的逼仄,手脚与心灵被物质绑架,似陀螺般运转,“穷在闹市无亲朋,富在深山有远亲”成为世情常态的活写真时,人间自有真情在很多时候成为了文学的书写,在现实世界很难成为一种主色调。忙!忙!忙!因为忙,忘记了春夏秋冬;因为忙,漠视了花开花谢;因为忙,疏离了亲朋故友。如果“忙”占据了生命的主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就失去了脉脉温情。

    人与一般生物最大的区别源自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丰富情感的高级生物。这份有别于一般动物的独特韵致的守护与经营少不了教育的引领与启发。早在孟夫子时代,他就意识到教育对人性的改造和涵养的意义。尽管他倡导“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真正面对芸芸众生,初民的蒙昧思想仅仅用物质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他提出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治国安民主张。而借助“庠序”“申之以孝悌之义”就是对生民进行教化。自孔夫子办私学,教育下嫁到民间,就日渐成为一种社会公益性的事情,“教师”这一职业也就应运而生。回望人类漫长的沿革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扮演的是“播火者”的角色。这里的火是思想之火、智慧之火、情感之火,即使是一丝微茫的光,但是只要环境适宜就能够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诚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取决于“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如果深谙从业之道,坚守职业的操守,并做到“专业人做专业事”,“桃李满天下”就不再是一句空头的口号;相反,如果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以急功近利之思,逆教育规律而为,就可能误尽苍生。不论是“狮虎式”教育,还是“牛羊式”教育,从教育本义的角度审视,都是把人闲置于一旁,漠视人的主体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纯粹从生物的层面对其施以驯化。不可否认,这种机械性的冰冷训练,短期内能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与教育的应有之义所追求的大相径庭。长此以往,教育“立人、树人和育人”的社会功能也就消失殆尽了。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份赞誉放在当下,似乎少去原初的味道。对从业者而言,在现有的教育生态下,是不是真正能够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真可谓“从业天地间,得失寸心知”了。之所以这样说,源于教育现场所呈现出来的状貌、外溢出来的味道着实被烙上鲜明的新时代的印痕。在“内卷”成为描写各行各业实情的高频词时,“教育内卷”随之就成为不争的事实。当内卷成为教育的新常态时,不论是教育的执行者,还是教育的接受者,都主动或被动地在硕大无朋的内卷机器的碾压下苟延残喘。可想而知,失去自主、失去自我的教育怎么可能还恪守教育应该遵守的规律。世殊时异,当用传统的思维审视当下的教育时,看到的不是生机勃勃的一片繁盛,而是哀鸿遍野的凄凉。因为升学指挥棒的挥动,因为扬名立万思想的裹挟,不论身处繁华闹市,还是身居乡野山村,把双眼投向不同层级的教育,真正像老一辈教育家所期望的教育生态是很难觅得踪迹的。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情非得已,每一个职业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浩浩荡荡的“内卷”大军之中,朗朗书声不在,仅存的只有书山题海。试问,关乎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的伟业始终用这样的方式存在和发展,怎么可能担当大任。

    清风明月共潮生,杏坛芳菲润性灵。中秋年年有,相思落谁家;教师节年年过,何时回正途。在享受一片喜气与祥和的时候,每一个相关方都应好好思忖。惟其如此,面对来时路,方知何去何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月映中秋,清风拂杏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ut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