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浪迹“添牙”——西班牙、葡萄牙自驾游笔记Day20《卡塞雷斯》

浪迹“添牙”——西班牙、葡萄牙自驾游笔记Day20《卡塞雷斯》

作者: 秋后的蚂蚱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20:20 被阅读0次

2017-07-01 周六    13° ~ 27°

今日行程:埃纳雷斯堡——卡塞雷斯  331公里

今日新发现:

到了卡塞雷斯大约下午一点多,我们稍事休息了一会就出发去参观古城。

在欧洲,每到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古城。这些古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消失 ,而有些古城却能保留完好。卡塞雷斯古城就是一个保留完整的中世纪城镇 ,  是罗马人在公元前25年建立的,目前还保留了古代的城墙和一片没有受到任何现代建筑破坏,混合了古罗马、伊斯兰、哥特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多种风格的建筑,在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酒店离古城不远,步行大约十多分钟。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估摸都躲在家里睡午觉呢,整个城市安静的像个空城。终于发现有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傍着母亲走在我们前面,这时GPS突然发声了“请沿当前道路直行....."把那小孩吓了一大跳,他回过头来看见几个外国人跟在后面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后和他母亲不知叨咕些什么,让人有点尴尬。在这么一个质朴的小城镇里,这个声音显然很不协调。

卡塞雷斯是在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受到各种敌对势力统治的城市;在卡塞雷斯城的历史中,摩尔人和基督徒的斗争也反映在建筑领域中。现仍保留的穆斯林时期的大约30座高塔建筑中,布哈科塔是最著名的。

布哈科塔前面是个大广场,十三世纪建成,曾是手工艺品市场。十六世纪修建了带有拱形门柱的建筑。其东侧是十二世纪阿里莫哈德王朝的城墙。  风向标之尾宫今天是市区的博物馆。

博物馆左侧是圣马德欧教堂,带有美丽的钟楼,

还有一座圣帕布罗修道院,院内的修女雇佣哑巴仆人出售他们有名的糖果而不愿抛头露面。

卡瓦哈尔之家十五、十六世纪建筑。曾被大火烧毁,六、七十年代修复。

市政府是十九世纪建筑,布哈科塔和阿里莫哈德城墙同属十二世纪。塔旁是十八世纪修建的和平庵,上面有西班牙雕刻家彼得罗·科雷阿的作品《和平圣母》

星辰拱门由曼纽尔.丘里格拉于1726年建造。而拱门的侧面是15世纪建造的了望塔。

莫克特苏马府印加皇帝蒙特苏马二世的公主和西班牙征服者后代的府邸,十六、十七世纪修建,室内有十分精美的壁画。

圣地亚哥教堂十六世纪的建筑,可能是在十二世纪的一座寺庵基础上修建的,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出由罗马风格向哥特风格转变的遗迹。德高多依宫征服者弗朗西斯科·德高多依之家,十六世纪修建,其阳台是卡塞雷斯最美的,具有意大利十六世纪特有的矫揉造作的风格。

卡瓦哈尔之家十五、十六世纪建筑。曾被大火烧毁,六、七十年代修复。

戈尔芬府属于12世纪应邀前来帮助抗击伊斯兰教徒的一个法国骑士家庭,但后来这一家族竟同时成为伊斯兰教徒和天主教徒畏惧的对象,以至于根据一位现代史学家的记载,:尽管西班牙国门一直努力,仍无法制服他们。据说西班牙文golfo一词意为歹徒,并源于戈尔芬家族的姓氏。

博物馆左侧是圣马德欧教堂,带有美丽的钟楼,

在参观教堂时看见有一对新人正准备踏进婚姻的殿堂,一位中年妇女正帮她修正礼服。揣摩着这位中年妇女可能是婚庆公司的化妆师。

干脆也参与一下吧,于是不请自请的踏进了婚庆殿堂,见证了这对新人喜结良缘。

在回程的路上,发现小城突然醒来。路上非常热闹,大多是老人带着小孩出来活动,大概是幼儿园放学了。谁说国外的老人不带孩子,这种含饴弄孙的场景,全国世界都一样。

出去时万人空巷,回来时人声鼎沸。 大教堂是12世纪所建的罗马哥特式、堪称一座拥有绝妙回廊和堆满教会珍宝的博物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浪迹“添牙”——西班牙、葡萄牙自驾游笔记Day20《卡塞雷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vu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