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7.27薛侃录(一)

传习录7.27薛侃录(一)

作者: 巴山夜雨DIY | 来源:发表于2017-07-27 22:53 被阅读0次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份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与掌握的才能无关,只要始终有纯洁的天理,从心中发乎自然的只有善意便是圣人。常人往往以为背过孔子,学过孟子,熟悉古今中外,用渊博的知识将自己包装,然后用学者的功名争取流传世间,这样只是名人而非圣贤,因为心不纯,修炼一生只为名利,虽然辛苦劳累但方向不对,不是单纯的追求学识改变世界,解决难题,改善现状。不是单纯的用学识萃炼自心成为没有私心杂念的学习过程,自己得不到解脱,学习过程也不潇洒。学习是愉快的减去私心杂念,增加天理,让一切顺其自然。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农民种庄稼,喜欢田里的庄稼,厌恶杂草,想法除草留苗这是农民的天理使然;草原上的青草比野花更加受牧马人的青睐,这是牧民的天理使然;天理是发乎自然,善恶区分也是灵活变通的。将士杀死侵略者与杀死士兵后果皆然不同,同样的举动,因对象的身份变化便有了善举与恶魔之分。区分善恶要用心,许多场合事件都要认清花与草的取舍,有益于天理则存于心,违背天理则弃之心外。

凡事注意变通,给自己和别人一个理由,喜欢花除去草可能只是站在个人或者某一条件下的选择,不是唯一!

相关文章

  • 传习录7.27薛侃录(一)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份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与掌...

  • 王阳明心学 之 心即理感悟

    一、人的认知决定其三观 观点阐述:《传习录》P64薛侃录-侃去花间草,阳明先生告诉薛侃善恶分辨源自内心 现实联系:...

  • 致知班功课32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从聆听博仁老师的导读开始,今天继续学习《传习录》的《薛侃录》。薛侃在生活当中经...

  • 【传习录读书札记45】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传习录第1至14条由有王门颜回之称的徐爱所录,第15至95为学生陆澄所录,今天开始学习的第三录由薛侃所录。 薛侃,...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45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三十三【薛侃录】。 “学而时习之”中的“...

  • 传习录学习第7天

    《传习录·薛侃录上》 薛侃,字尚谦,号中离,世称中离先生,阳明先生的重要弟子。是阳明心学在岭南的继承人和推...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2022/10/12总2182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继续学习《传习录》之《薛侃录》。先生说...

  • 人生在世,谁能无悔,但是不能一直活在后悔里!走近先贤王阳明之二十

    《传习录》薛侃录的第十二篇原文如下: 侃多悔。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54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四十【薛侃录】。 先生讲《大学》最核心的...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38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二十八《薛侃录》。 先生开篇讲到:人人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7.27薛侃录(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wt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