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库小七站长,和你一起实现个人增值,转载请联系站长
“一代一代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让疾病和痛苦能够在这世界上传承下去。”
听,多么悲观阴暗的想法。这是小说《空巢》中的主人公,一个已80岁高龄的“空巢”老人,在卷入“电信诈骗”案时的内心独白。
这位“空巢老人”是一个有着40年从教经历的退休老教师。她的一双儿女都远居国外,丈夫已撒手人寰,唯一的妹妹也居住在千里之外。她独自寡居,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儿女的面了,她称得上是“真空级”的空巢老人了。
“空巢老人”,如今已是一个烫嘴热词,它指的是,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空巢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守空巢的老人。
如此看来,今日的“空巢”老人,明天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呀!天下谁人不会老?老人最好的晚年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呢?读完薛忆沩的小说《空巢》,真的带给我太多的震撼、思考和启示。
薛忆沩,工科男,在小说《空巢》中,运用第一人称,写尽了女性,作为女儿、妻子,特别是知识分子女性(母亲)特有的心理感受。他将“电信诈骗”和“社会老龄化”两大热点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带给人警醒……
在这里,我想从小说的“故事思维的双线结构”出发,来带领大家走近并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从而共同探讨,作为儿女、社会各个组织和个人,该怎样给老人一个有体面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01
短故事:一天的“清白”保卫战
《空巢》从明线看,它讲述的只是一个短故事:一位80岁高龄的“空巢”老人,陷入电信诈骗后的一天(24小时)内,所遭遇的所有事情,以及心路历程。
故事一开始,一通来自“公安刑侦大队”的电话,以“威严和森严的口吻”,以“不平等的质问关系”将老人卷入了一桩犯罪诈骗案中。致使一直以“一世清白”引以为傲的老人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中。
用老人的话来说,虽然自己的一生一事无成,但谁也别想从自己的一生中找到任何污点。她骄傲自豪的是自己一生的“三清”——政治清白、生活清白、经济清白。所以,她不允许自己“晚节不保”。对于老人来说,清白重于生命。
于是,一场历时一整天24小时的“清白保卫战”开始了。在这里,你看不到“高智商”和是否会“上当受骗”之间存在什么必然关系,你看到的只是“真空级”空巢老人内心“信任感和依赖感”的缺失。
老人为了挽回自己的清白,她将这份信任感和依赖感不折不扣地寄托在了,那个自称是“顾警官”的人身上。
老人听从顾警官的布署,高度警惕地提防着所有人发现自己的“秘密行动”,然后她将自己手头分散的活期存款和零钱共计13万元,全部集结起来成功转入“顾警官”给她的“绝密账号”,然后非常期待地等着“顾警官”给她回电话,等“顾警官”来录口供,宣布她是清白的。
整个取钱、打钱、被身边人询问的过程,老人都以熟练的撒谎作为斗争武器,她很勇敢也很骄傲地践行着她和那个“顾警官”的“不能告诉人这件事”的约定,但她同时也接受着“考验”,一场她人生中“最大的”“最后的”“最严肃”的“考验”。这不仅是对老人“心理”的考验,更是对她“身体”的考验。
老人,已80岁高龄。她严重便秘,有阵发性房颤,随时有中风的危险,而且还有糖尿病,血糖血压不稳,心脏也是自幼不好。这些病灶常常使她认为:人一代一代活着,就是往下传承疾病和痛苦,生命的长短实在没有意义。
这24小时当中,她恐慌、紧张、崩溃、渴望救赎、疑惑、懊悔……这些情感不断升级,没有人能帮助她,只能她自己一个人扛着。这一天,她错过了午饭,没睡午觉,茶几沙发狼藉不堪,晚饭被电话打断了三次,上了好几趟厕所仍然憋不出几滴尿:她的一切生活与往日不同,她觉得生不如死。
自从她转账成功后,她就一直等待着“顾警官”的电话能够响起或者顾警官的人能够出现。在这期间,儿子、女儿、妹妹、钟点工、推销员小雷、保险员小于等人都给她打过电话。但她只给自己信任的推销员小雷打过2次电话,想向小雷诉述自己这一天的经历和自己的忐忑和紧张,可是却不知道为什么,小雷的电话一直的没有打通。
小雷是一家保健品公司业务代表。她第一次见老人,就说老人像是自己的妈妈;在认识老人的几年间,小雷细心体贴,从没有忘记过老人的生日。老人说,“如果没有遇见小雷,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活到现在。”
远在纽约的女儿的电话,让老人对“顾警官”产生了疑惑,也开始懊悔自己去打钱的行为,但是老人还是对“顾警官”抱有期望,她不愿意承认,自己被骗。后来,因为女儿逼迫老人说天亮后,就让老人把自己存在老人那里的钱汇款过去,老人不得不将事情真相告知了她信任和依赖的儿子,最后也是在儿子的指导下去报了案。
老人去了公安局,却看到了熟人,老人崩溃了,她急忙冲出公安局报案室,她已顾不上报案了,她晕晕乎乎抱着路旁的树,失禁了,排出了体内的垃圾,也排出了她的所有恐慌和疑惑……
老人所谓的的“清白保卫战”宣告失败了,她的“一事无成”和“一无用处”又一次被证明。
02
长故事:一生比“空巢”更“空”
老人为什么如此看中“清白”,为什么想极力证明自己的清白呢?为什么作为知识女性的她却会上当受骗呢?
在这24小时内,老人每接一通电话,都会引发她的一番思想斗争。小说中插入大量回忆场景,通过对老人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具体分析和判断影响老人性格形成的诸多因素。
将这些回忆场景串起来,就是主人公的一生。这是小说铺设的暗线向我们讲述的一个长故事,也是老人想极力证明自己清白的原因和受骗的原因。
马尔克斯说:“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得的样子。”
空巢老人的生活是这样的——
父母是空的:断绝来处,只剩归途
早年由于一场主题为“清理阶级队伍”的政治运动,让老人生生和父母离别。当时,老人被丈夫单位和自己单位的领导谈话,谈话的目的美其名曰是为了老人丈夫的“前途”,他们要求老人必须和自己所谓“剥削阶级”的原生家庭“划清界限”。在老人彷徨无助原以为丈夫会理解安慰她时,她的丈夫也冷着脸强硬地要求她和自己的父母断绝关系。
有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在痛苦纠结之后,空巢老人在“做女儿”和“做妻子”间,在“原生家庭”和“丈夫前途”间痛苦地做出了选择。父母尚在,她却亲手撕开了和他们的联结。这种感觉很痛,就像活生生把身体中最重要的东西,从生命中抽离。
伤害过去了,可伤痕仍在。后来母亲谅解了她,可父亲却不原谅,甚至至死都不愿意和她来往。
亲子关系的空巢,让她的生命从此空了一个巨大的洞。就连她自己也说:“我永远都不可能原谅我自己。
婚姻是空的:徒增空虚、孤独、压力
老人和丈夫的婚姻,源于丈夫的一见钟情和苦苦追寻。他们是“大跃进”式的恋爱,恋爱5个月,就在“大跃进”运动的前一年结了婚。
原以为,结婚是美好的。没成想,结婚的第一天,老人就发现自己和丈夫根本合不来。
就拿饮食习惯来说吧,老人是南方人,丈夫是北方人。一个一天不吃米饭难受,一个两天不吃面会情绪低落;一个爱吃辣,一个爱吃咸;一个受不了蒜味,一个偏偏挚爱生嚼大蒜。
生活习惯可以包容,但是三观不合,不论如何都无法迁就。她和丈夫在人生追求上,思想品质上处处对立。
用老人的话来说:“夸大一点,这种”合不来”让我在成家的第一天就有了生活在“空巢”之中的感觉。”
这样的感情本来是需要磨合的,可他们偏偏都选择了逃避。老人是避而不谈,消极应对;丈夫则选择去追逐心中更重要的东西——通过“提拔”去不断地搏求官名。
这样的逃避,也让接下来两人的相处就像个笑话:
丈夫去干校工作,两人分居好多年。
老人生两个孩子时候,丈夫都有不在身边的合理理由。
丈夫多次出轨,老人也并不愿意吵闹。
丈夫提出因为不习惯触碰老人,所以在短暂的居家时也要分床睡,老人也默许接受了。
丈夫提出离婚,老人完全配合。
丈夫因为怕错过升迁机会,不离婚了,老人也选择接受了。
丈夫继续出轨,老人继续漠然。
……
对他们而言,婚姻,就像一层虚壳罩在两人身上,给不了彼此实质性的关怀,最后只会徒增空虚和压力。
“错误的婚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空巢’。那是时间填不满的‘空巢’,那是懊悔填不满的‘空巢’……”
在老人心目中,自己生命里更大的“空巢”,不是现在的独居生活,而是婚姻里的孤独。
子女是空的:儿在儿方,女在女方
如今,老人已80岁高龄,有房颤、血糖血压不稳、严重便秘,……虽然她养育了两个儿女,但是或许是因为长期以来“丈夫和父亲”身份的实质缺位,她的儿女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原生家庭的隐形影响,和她的相处,哪怕远距离的电话相处也不是很和谐。
她心里很清楚,女儿要是得知她陷入“诈骗案”,准会说:“原来,你节约是为了革命呀!”。然后还会逼老人赶快给自己打回钱。这哪是什么贴心小棉袄呀?这天生就是跟她对着干的种。所以女儿去国外定居,老人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解脱。
相形之下,儿子就很好了。她和儿子之间有一种默契感,她愿意靠近儿子信任儿子。可是儿子和她之间有一个她很不待见的儿媳。这个儿媳处处以为“国外的月亮总比国内的圆”,强拉着儿子在伦敦定居。儿子成家后,把更多的关注给了“妻子”,也许有点“娶了媳妇忘了娘吧”,于是她和儿子也只能是通通电话而已。
儿女虽然是她的,可距离让他们的心和身都远离老人,老人的心是空的,她在儿女那里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情感温暖和信任依赖。
社会关系是空的
老人唯一的亲妹妹,住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和她也只是通过电话联系,聊聊网络新鲜事,谈谈健身养生。老人有啥事了,妹妹也只是电话通知老人的子女。用老人的话说,妹妹对她是轻如鸿毛的“关心”,而不是重如泰山的“关注”,所以,她认为自己和妹妹的感情也不走心。
老人的邻居老范乐观豁达,是平日里和她说话最多的人。当老范被查出患有“房颤”时,他笑着说:“我宁愿有房颤,也不愿有房产。房颤没有人争,房产人人会争。”性格矜持,不愿和陌生人多说话的老人,总是怕别人会说闲话,影响她的“清白”,所以,她总是有意识的和邻居老范保持着距离。
老人最喜欢也最信得过的人就是小雷,在卷入“电信诈骗”后,她想到可以陪自己的第一人就是小雷,她主动给小雷打过两通电话。她不愿意让儿女知道的事,她都想和小雷商量。可是这个在她以为比儿女还亲的小雷,最后却被关在公安局羁押所。原来这也是蓄谋已久的骗局,小雷的接近,这么多年的知冷知热的关心,只是为了老人的钱。老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被彻底拔掉了。
由此可见,老人的一生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就像她自己认为的那样:她的一生一事无成,她是“真空”级别的空巢老人。
03
救救老人
薛忆沩运用“双线结构”,通过一短一长两个故事,让我们明白:遭受“电信诈骗”的空巢母亲“那一天的羞辱摧毁了她一生的虚荣(清白)”。我们肉眼可见地看到了这位空巢老人双眼浑浊、身体无力、日薄西山……
“在小说的最后,所有那些受害的空巢老人都出现在母亲的梦中,他们站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绝望地发出了救救老人的呐喊。”
“救救老人”,“救救老人”,这是空巢老人向全社会发出的呼吁。这也是小说《空巢》带给我们的思考。我们都知道空巢老人需要救助,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目前空巢现象非常普遍。养老靠子女真的已成一种奢求。不论老少都处于“两难”境地。
年老的父母,在养孩子长大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成,他们会失望。当孩子成才出国在外干大事了,父母老了,孩子又不能时刻陪伴,跟他们说话在身边孝敬,他们更失望。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父母身边照顾晚年和自己的前程之间要做一个抉择,真的是太难了。两全其美的方法可能也有,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那是难之又难。
为了求学,为了工作,年轻人背井离乡,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一切仿佛刚刚安定,父母就已经老了。是举家搬迁回故乡,回到父母身边?可是,没钱没工作,如何照顾父母?让年迈的父母学习适应异乡的生活?还是让父母委屈求全在自己身边做保姆,而自己在城市里亚历山大地承受父母妻儿、房子车子的一切费用?想想,突然觉得人生没有了盼头。
嗨!聊现实,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有句话说:“生命为自己而存在,它是朴素而自然的事情,不是在众人之前的杂耍。”作家林清玄也说:“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今日的老人,明天的自己。
所以,救助老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要在年轻时为年老做准备,今天为明天做准备。
人要拥有自己的生活,拥有一个能修炼气质的爱好。无论看书、习字、养鱼、种草、旅游、登山……只要能陶冶性情,滋润心灵,“养”出精神就行。
作为儿女,救救老人就是要给老人情感温暖和信任感、依赖感。父母老了,最害怕的不是孤独,而是觉得自己没什么用了,内心空虚。人是社会性动物,被认可是人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需求。
所以,想让父母安享晚年生活,并不是你认为的给父母最好的伙食、最好的环境……而是让父母感到“被需要”,内心丰盈。
电视剧《幸福一家人》中有一个片段:
老人的儿子是一位医生,结婚后要和家人断绝关系,理由是父亲每天只会问他饿不饿。
医院里很多人实力的确不如他,可那些人却靠着父母平步青云,而自己的父亲却不能在事业上拉自己一把。
于是,他理直气壮地说:“我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结果!”
父亲听到儿子的控诉后,没有指责儿子的不孝,反而愧疚自己无能。
满头白发的老人,对儿子鞠了个躬,愧疚兼痛苦地说:“对不起,我没本事,让你受委屈了。”
这一幕,让人心酸。
傅首尔曾在节目上说过:“不要代表这个时代淘汰你的父母,帮助他们,接纳他们,是我们能够给他们的最好礼物。”
李诞说过:“我们这一代的孝道就是让父母觉得自己还有用。”
生活中,多多肯定父母的付出,认可他们的价值,消除他们因身体衰老而产生的无力感。
身居空巢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空,哀莫大于心空!
愿你身处空巢,但内心丰盈!
文/|张婷:(库小七读书写作训练营学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