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进入了大量刷题的节奏。今天下午的测试,我对一道填空题有一些异议:
命题者的意图应该是比较明显的,想要考查学生是否认真读题,或者说考查学生对比的知识中,前项和后项的位置是否掌握,因此在前面是先说甲数,后说乙数,而后面的问题则是先说乙数再说甲数。这种题型在“比”这部分知识中很常见,也是学生的易错点,但学生的错并不是因为不会,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认真读题,当你让他再读一遍题,或是把问题中的前面一个圈出来,他马上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但下一次遇到这类问题时,大多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个人认为,这应该是由人的心理因素决定的,大多数人在看到这类题目时几乎都会自然而然地顺着题目的意思直接想到甲数和乙数 的比,而不会去想到乙数与甲数的比。因此,这种出题方法,完全是命题者人为地增加题目的难度,而且这种难度还是非知识性难度,或者说是非必要难度,在当下素养时代,应该是与“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是不符的,也不符合新课标的命题思想的。
一方面,关于比的知识,关键是要看学生能否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灵活运用比来表示两种数量时间的关系。而关于比的前项、后项以及前后项的顺序要与数据一一对应等这些基本常识,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因此,像这样特意调换一下位置来出题,对于“比”的意义的考查相对弱了很多,而更多地是侧重于学生做题习惯、做题是否认真。
当然,教育教学中无论哪一项工作,最终都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试题的命制,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当地出一些这样的题目,提醒学生认真审题也是有必要的,毕竟现在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堪忧的,就拿做题来讲,拿到题目囫囵吞枣式地看一遍,感觉和哪个题目相似,大笔一挥就写出了答案,却不愿意去认真读一读、仔细分析一下题目的数量关系。长此以往,势必会让学生养成“记题型、死套模式”的不良习惯,而失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此题我认为并不适合用这种方法来考查学生是否认真审题。刚才说过,此题最重要的使命是要考查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而要正确表示出甲乙两数的比,就必须找到甲乙两数正确的份数,因此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是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甲乘80%=乙×2/3,那么既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找到甲和乙表示的数,也可以用找倒数的方法找到甲和乙表示的数,进而通过化简找到甲乙两数的比。这样的方法是学生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总是会出现直接用80%:2/3求甲乙两数的比这种错误,而且每次这种原因的错误率都会在25%左右。因此,每遇到这个题目,我总会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以提醒他们正确找到甲和乙所表示的数。
但如果是今天这种出题方式的话,如果直接用80%:2/3正好可以求出正确的答案6:5,单看答案的话,肯定都是对的,但学生究竟如何想的,如何得到这个答案的 ,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有一部分孩子像下面这个孩子一样,对解题的思路是很清楚的:
但一定也有一些答案正好是“歪打正着”,错误的方法碰到这样的出题方式却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于是这一部分学生的错误想法也 就被掩盖在了这些正确的答案下面。也许,他们会带着这个错误的认识继续走下去,甚至一生都难以发现这个错误。
因此,对于这个知识点来说,这样的出题方式非但无法正确体现对知识本质的考查,无法让我们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问题,反而会对学生的认知造成一定的干扰和误导,让学生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
命题,要 站在学生视角去思考:学生的易错点在哪里?可以通过哪种形式检测出学生的易错点,并将学生的易错点、困惑点真实地暴露出来,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想法人为地挖一些让人想不到的“坑”来让学生跳,这种出其不意的坑,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并无多大的益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