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曾经以一个人对于半瓶酒的不同看法,用文学的方式巧妙地回答了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区别——前者认为“还有半瓶酒”,后者认为“只剩下半瓶酒”。对于同一个事物,乐观者和悲观者提供了两个迥异的回答。探究其原因,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区别在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前者用积极向上的视角,后者用消极向下的视角,还在于对事物的价值关注重点不同——前者关注事物的正向价值,后者关注事物的负向价值。
乐观者总是用积极向上的视角看待事物,而悲观者用消极向下的视角看待事物。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两者会因为不同的视角,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当中国革命进入低潮的时候,面对一系列问题,悲观者发问:"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而毛泽东主席则用革命乐观主义论证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证明了后者的正确性。事情进展总不会一帆风顺,而如果一个人、一个组织想要战胜困难,就首先要用积极向上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否则只能被困难吓到,一事无成。
乐观者关注重点在事物的正向价值,而悲观者则在负向价值。一种新事物,比如新技术,在产生正向价值的时候,极有可能引入负向价值。以人工智能为例,乐观者重点关注其提高生产效率,并不断想办法将其和各个行业结合,实现产业改造升级;而悲观者纠结于其负面影响,提出如一系列"人被机器奴役"、“大规模人口失业”等担忧言论。
和悲观者相比,乐观者能够创对社会造更大的价值,甚至影响产业和社会前进的脚步。比尔盖茨对于计个人计算机产业发展持乐观态度,相信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一台电脑,终让微软操作系统统治了个人电脑产业;马云相信通过互联网,"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克服一个个困难,变革了中国的各行业的零售商业模式。
乐观不等于盲目乐观,目空一切。乐观者仍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创造价值,不断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不断走向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