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可以去网上搜索
1、先拆解标题:
这个标题是采用了制造对比的方式,一般情况下,自律都是早起,早睡,按时去做事等等。可是这个标题却说是让你意想不到的方面。
2、拆选题
这个选题目标群体很广,可以适用所有人。这个选题是写给所有的人看的。
痛点:1、普适性强,这个选题符合大众。如果是说自律是早睡早起,那就不一定适用,因为很多人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要求,也不愿意这样做。
落地具体:自律这个词很形象,一看到这个就会想到很多严格要求的方面。
拆行文结构
01、闲事少管
这个观点里面有两个例子:
一是小孩告诉一个成年人少管闲事,得出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兴趣偏好。
宝钗劝宝玉好好读书,宝玉却觉得宝钗多管闲事,最后对宝钗无好感了。
得出一个观点:把自己的观念塞给别人,是一种控制。
没有人喜欢被人教育,没有人喜欢别人教自己做事。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也爱管闲事,曾国藩就写信告诉他不要多管闲事,让他“见人少说话,遇事少掺和”。
这一段内容得出这样一个观点:
古人说:“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
管闲事,就是往自己身上揽因果。揽的多了,早晚要出事的。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学会尊重命运,尊重他人,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清醒。
2、话少说
举例;沐猴而冠的故事,最后得出一个观点:莫将闲话当闲话,往往事从闲话生。
孔光守口如瓶,当了三朝宰相。
观点:一个人说的闲话越多,给自己造的“业”也就越多。
管住嘴,守住心。不听嚼舌之音,不言他人之事。
心存善念,不说闲话,是处世的智慧,也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03、闲心少操
开头就是一句金句: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举例主持人李静操心朋友工作的事,隔三岔五跑到朋友家去督促朋友找工作,结果朋友很烦她,并告诉她不要管他的事。
得出一个观点: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不领情,那就需要立马停止。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有这样一段:
李时珍给嘉靖皇帝看病,告诉他不要服用“仙丹”了,可嘉靖帝反而怪他肉体凡胎,不懂修仙之道。李时珍及时止嘴,不再好言相劝,直接挂冠而去。
观点: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除非他自己领悟,否则你的建议和帮助再多,也只是空耗自己的能量。
台湾作家金惟纯有段时间也是整天帮别人的忙,替别人操心。
时间久了,他发现其实是自己瞎操心 ,对于别人的操心是无用的。
自己非但没落得一丝好,反而还被折腾得身心俱疲。
最后,他收起了自己的瞎操心 ,过上了让自己舒服的日子。
本文的主题观点:能量内敛,克己守心。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好,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拆金句:
1、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
2、莫将闲话当闲话,往往事从闲话生
3、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总结:每个观点下面都必须要写一个故事,以此来论证你的观点。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