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尽全力为我们的孩子提供
我心目中最好的成长环境
那就是同时拥有父亲和母亲
婚姻只能存在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
因为孩子的存在
因为慈母和严父的重要性……
……
一派胡言!
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将导致
缺少母亲或父亲的家庭出现
而这会将他们的不幸加之于……
同性伴侣无法做到
同时当好母亲和父亲……”
在所有的画外音都渐渐褪去,终于,画面定格在了某一帧。
是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部纪录片《同志 宝贝》。
简单说一下这部片子,这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加拿大影片。用镜头分别记录了4个来自同志家庭的孩子,而且孩子的年龄都是在11-12岁左右。
在这里,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四组家庭,以及各自的小主人公。
NO.1 格斯 | 一个想要成为澳洲顶级摔角手的11岁男孩
原谅我截了一张有些许怪异的图,事实上,作为纪录片率先登场的主人公,小哥还是很惊艳的。因为在一开头,格斯就用一段超乎同龄人认知的话,征服了每一个观看片子的“老阿姨”或者“老叔叔”。
你会觉得,这番话不应该是从一个只有11岁的男孩口中说出。尤其是最后一句,“now I'm here”从容又自然。
格斯的故事是从圣诞节作为时间点切入的。镜头给到了他的两个妈妈,似乎在为两个孩子的圣诞礼物而做准备。
这就是格斯的两位妈妈。看到这儿,弹幕中不乏一些吐槽“人胖颜丑”的声音。作为90后的“中年妇女”的我表示可以理解,但是不管怎么,反正我已经过了单纯用眼识人的年纪。这样的搭配,其实很真实。
贴心的妈妈为孩子们(格斯还有一个超级萌的妹妹,劳里)制造着圣诞老人的童话梦,“伪造”出了驯鹿的脚印,让孩子们开心。
格斯的故事不算复杂,纪录片整体看下来,唯一的冲突点就在于,孩子想要在摔角这项运动项目上释放自己的天性。然而妈妈却以安全为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格斯。
当妹妹劳里哭着找两个妈妈诉苦,说格斯和她玩摔角弄伤了她,母亲再也忍受不了,和格斯进行了“最后通牒”。
从这一段情景中其实还是可以看出,格斯的家庭其实和中国传统家庭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过,所幸的是,格斯和母亲最后还是本着平等的原则,双方最后约法三章,格斯不能对妹妹使用某些摔角中的危险动作……
而且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子之间的小矛盾还真是来的快去的快。当晚,在哥哥被赌气回房间之后没多久,妹妹就屁颠屁颠去敲门= =。。。唉,谁让格斯其实是个妹控呢,小姑娘还是很理解自己哥哥的。
故事的最后,妈妈终于答应带格斯去看WWE比赛。而在之前,格斯也很“懂事”地表示,自己其实理解妈妈的方式。两人还有一段特别有趣的对话,在这里就不透露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搜片观看。
NO.2 埃博妮 | 一个少女的歌手梦
这是纪录片中的第二个故事,主角,一个名叫埃博妮的女孩,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歌手。
和格斯比起来,埃博妮的家庭状况有些许糟糕:同样拥有两个母亲,但是家中的经济情况并不是乐观。埃博妮有两个弟弟,其中小弟弟还患有癫痫,而且时不时会犯病。
虽然只有12岁,但是似乎早熟敏感的总是女生居多。埃博妮清晰地明白自己的家庭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在帕拉马塔,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这是小姑娘的一句自白。
相比起格斯的年少气盛(或许我没有在前文中详述,但是那个热爱摔角的少年,真的还挺“多血质”的,他似乎对自己身处这样特殊的家庭并无什么心理上的不适与负担。对他而言,唯一的中重心就是告别青春,不断成长。)埃博妮对自己有“两个妈妈”的现状是有所担忧的。她想考取新城中学,因为在那里,不会有人对她、她的家庭指指点点。
然而,在这个12岁女孩的身上,珍贵的是她那份对家庭的理解与包容(或许用包容这个词语有欠妥帖)。埃博妮很清醒地明白家庭中两个妈妈的处境以及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
而当她很理智地看透这一切之后,并没有选择自怨自艾、去责备、去埋怨这种“不公”。她是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姐姐。
在这则故事中,主人公埃博妮的表情与神态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而只有在练习唱歌的时候,似乎才得到释放。最后,埃博妮参加了声乐考试,并且榜上有名。
虽然最终的结局,她并没有如愿考入新城中学,但是,小姑娘似乎也有了一个不错的归宿——就读本地的某公立中学。
埃博妮说,她现在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热衷于当歌手,也觉得新城中学没什么。在和家庭一起经历了这么多,让她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自己也多了些自知之明。
故事的最后,埃博妮步入中学校园。她说,一开始有些紧张,怕他们不接受我的同志家长。不过……最后,这名12岁的小姑娘又说了这样一句话:
NO.3 马特 | 一名具有独立信仰的橄榄球爱好者
终于来到了这个小哥的故事~讲真,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原因有两点:1、颜值高;2、他的身上透露出来的人格魅力。
和其他几位小主人公不同,马特是有父亲和母亲的。只不过,爸妈离婚后,跟着亲妈生活的马特就有了第二个“妈妈”——当然,马特对这样的一种关系,也并没有排斥。
事实上,马特的家庭(应该说除了他之外,都是信教的)都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十分虔诚。然而,年近12岁的马特却并不这么认为。
最一开始,我幼稚地以为,是因为马特原生家庭(他的生父与生母组件的家庭)的缘故,使得他虽然不排斥母亲在离婚后与她的女友露的关系,但基于这层因素而反对两位“妈妈”的宗教。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
每周都被妈妈拉着去圣经学习小组的马特知道,在圣经上,其实同性相爱结合就是不被允许的。所以,马特并不想信仰这样的宗教。
而接下来的事情,更是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马特和他的两位“妈妈”将直接对话澳洲总理,就同性婚姻合法化进行辩论。
最后,总理是否采纳了这一特殊家庭的“全员意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回到家之后,母亲终于答应了马特在最初的请求——加入橄榄球联盟,并且观看了马特的比赛。
而最后,马特也有他自己的一番理解,关于妈妈的选择,以及自己的原则。
至于第四个故事,由于篇幅有限,我在这里就不详述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不再仅仅是一个12岁的孩子,更多的还是他的两个爸爸。就先放几张动图让大家先感受一下。
父亲告诉孩子,“需要才告知”原则。确实,这条可以拯救目前国内很多无病呻吟到处哔哔自己那点儿破事儿的家伙。
搬家到斐济的一家四口,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两个爸爸决定将自己的身份保密。
所以,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另外一个只是朋友。
而在这部纪录片的结尾处,我看到了更让人热泪盈眶的一幕——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片中的四个孩子,都真实地出现在了游行的现场。
桀骜不驯,一直梦想成为摔角手的格斯。 原本就懂事乖巧,之后越发成熟知性的埃博妮。 以及,时刻保持独立思考,坚守原则的卫道者,马特。好了,片子差不多也就简单介绍到这里。记住,这不是影评,我只是想把这部纪录片推荐给那些对此感兴趣但又没看过的朋友。所以,文中很多细节,不便于透漏太多。
其实,像第一个故事中的格斯,绝不仅仅像我写的那么简单,很多详情还需要亲自去看过片子才能知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