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25924/6d43a8409bae0c49.jpg)
01
小A是一个很节约的姑娘,从小不对父母提“无理”要求,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只是默默的多看几眼,从来不会想要去买。因为,从记事开始,妈妈就很节约,也一直教育他们兄妹几个要节约花钱。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小A,以为家里很穷,所以从来没有在吃穿上和同学攀比过,也没买过什么贵的的东西。
大学毕业后,很自觉的选择放弃考研,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过着普通的生活,还一度因为缺乏规划,生活陷入极度的困难。
这时候的小A,已经完全明白,她的爸爸妈妈并不穷,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几栋楼房在出租,而且爸爸很有生意头脑,家里的收入越来越高,洋房、豪车,他们家都有。
但是,从小形成节衣缩食的习惯,工作后也很难改变,而且,小A没有学到她爸爸妈妈的生意头脑,对于自己小家的生活,经营起来都困难重重。
02
小B来自一个偏远落后的农村,她和小A不一样,她的穷是真的,而且穷的很现实。小时候上学,每学期她总是好拖欠着学费,学期都快结束还没交上。
小时候几乎没买过新衣服,穿的总是亲戚邻居家送的旧衣服,甚至同学都会默默的把旧衣服送给她,这个穷字,似乎大大的写在她的脸上,去到哪里都伴随着她。
后来,她发奋学习,考上大学,虽然依然困难,但通过勤工俭学卖命的工作,好歹过上了看起来体面的生活,能吃得起食堂正常的餐食,偶尔也买两件新衣服,还能时不时补贴家用。
表面上,她和别人看起来一样,但骨子里,都会默默的拿自己去比较,比如,看见同学用的牙膏和自己不一样,她都会想,别人买的这个牙膏是不是很贵,是不是比自己好很多。
这个不自觉的看到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就觉得很高级的念头,从童年伴随她到工作以后,她很努力,过的也不必别人差,但内心里,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东西。
她不懂投资,也不敢去投资,觉得自己不配用这些高级的投资方式,于是,拼命存钱,因为穷怕了,守着银行里越来越多的存款,面对着涨的更快的房价,不敢行动,也不知道如何行动。就像小时候,面对高昂的学费,无法动弹。
03
小C是一个小镇姑娘,家里条件一般,但是妈妈很会持家,隔三差五家里还能看见几朵鲜花,家里的日子稳定而温馨。
在学校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她成绩一般,但她人缘很好,不攀比,也不羡慕别人,和成绩好的成绩差的同学,都能说得上话。
一路不好不坏,上了一般的大学,师范专业,毕业后按部就班,做了一名中学老师。她也没什么远大的志向,觉得就像妈妈一样,守着一个温馨的小家,过小日子,就很满足。
她妈妈过日子很会精打细算,虽然收入不多,但也存下了一笔钱,在小C结婚和买房时都给了不小的帮助 ,小C也延续着妈妈的习惯,把不多的钱做各种规划,然后储蓄,按揭买的房子,几年就还清了贷款。
大家都惊讶于小C一个普通的老师,父母家也很普通,怎么会拥有这般殷实的“家底”,其实他们不知道,小C从小就在存钱,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将并不多的零花钱,日积月累的存到了2万块。
小C的金钱观,就像她妈妈的生活观一样,看起来普通平常,却在不声不响中积石成金。
04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又将从父母的起跑线上继承些什么呢?
上一代的人,大部分不懂的投资,不懂互联网,没有那么多获取财富的方式,大家的认知差异巨大,财富差异也巨大。
父母生活的方式,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除了基因,还有生活方式。不管父母积累的财富多与少,对于财富的态度都应该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无限放大,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