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个月曾经请过一天假,理由是:连续吃了一个月麻辣烫,导致免疫力下降引起发烧。在此同时,几年没有波动的体重也因为吃麻辣烫,在一个月上升了6斤。
因为这6斤,我在十一来临前的短短几天办好几年都没有办好的健身卡,考察好了场地,开始了游泳的历程。
大概有一年多没游泳了,手脚的姿势、呼吸的节奏,总是有着不协调的感觉。
断断续续的游,参考着别人的姿势,30米长,1.3米高的泳道,总是游到中途,便开始折返。
突然想起前几年在学校游泳时也是这样,学校是50米长,由1.5到2.0米高的泳道,每次游到一条警示线处就会折返,大概是30米的长度吧。
游泳课程考试的时候,老师要求从一头游到另一头,也就是50米的全程,从没游到过另一头的我退却了,选择了下次考试。
可看到别人在考试时我却犹豫了,于是,在一位同学考试时,我选择了稍后出发,慢慢的跟在同学的后面游向前方。
10米,20米,30米,50米!
由于只想着前面的同学,我没有注意到平时停下的警示线。
当我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游到了终点。
老师在一旁笑嘻嘻的说,你明明游的很轻松,泳姿也很标准,为什么要选择下次考试呢?
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都可以游到前方,只是,我没有想过。
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如果有同学犹豫了,我就会身先士卒,主动游在前方带领着,每一次,都很轻松就到了终点,同学也很感激我,他们也成功了。
为什么在此之前一学期的时间,我都只能游到中途呢?
原因很简单,想不到的人,永远不可能做到。
如果不是考试,也许,我会一直只想着游到中途就好。
2
思路是出路之端,出路是思路之果。只有先想到,才能去做到。
10月以来的游泳,大多数依旧在中途折返的进程中结束。
通过知乎上和游泳有关的回答,一些教学视频,新泳镜的来到,模仿别人的泳姿。
渐渐地,在每次大约两个小时的游泳中,我也开始偶尔会从均高1米3泳池跑到1米3到1米8的泳池去游一游。
偶尔的,在要离开之前,游一两次全程。
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少少的扑腾一小会,休息一大会。
10月11日的北京,受冷空气影响开始降温,室外格外寒冷。
下了班早早来到泳池,一如往常,从阶梯向水里挪动。
”天哪,今天怎么这么冷“刚一入水,身体就发出警报。
勉强又向下挪了会,还是忍不住,跑上了岸。
又做了一会热身运动,咬着牙忍住冷,发现平均1米3的泳道已经有人了,就直接去1米3到1米8的泳道开始游。
由于水温太低,只要一停下休息会,身体就开始发出寒冷的呐喊,于是,破天荒的,从6点到6点60,在50分钟内,完成了游了8个30米。
而在这50分钟内,受水温影响,游泳的人来来走走,5条泳道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
这时,隔壁泳道来了一位大约五六十岁的阿姨,阿姨向我抱怨了会水温,无意间说道”我平时至少游12圈才休息“。
脑海里突然浮现一个想法”阿姨都可以游12圈才休息,我为什么不行?“。
于是,这句话后,我开始专心的游泳,一边游,一边琢磨泳姿,一圈、两圈、三圈、十二圈、十四圈。
十四圈后,我开始稍作休息。
我仔细想了想,虽然我有些累,但并没有精疲力尽,我还可以继续,既然已经8+14,不如来个整数?
那时,我以为泳池长25米。
那天,我给自己定下1000米的目标。
1000÷25=40。我已经游了22圈,还有18圈。
接下来就是一圈一圈的倒数,直至40圈结束,刚好是7点半。
在阿姨来后的40分钟内,我游了32圈。而在此之前的50分钟,我只游了8圈。
最后结果,一个半小时游了40圈,自己以为是1000米,实际上是1200米。
那一天,我很开心,虽然游的很累,但我想到了,所以我做到了。
思考不仅是做事的前提,也是改变人生的“方向盘”,从这一点可见端倪。
3
我们经常会有一些可以让自己成功的想法,但却很少立刻动手去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原因在于除了我们本身欠缺执行力外,我们始终不相信或不敢相信自己有能力得到自己所想到的东西,因此,常与成功擦肩而过。
在40圈后的一天,我又突破了自己的记录:在一个小时内,游了52圈,也就是1560米。
这52圈中,我还是很认真的在学习别人的泳姿,手脚的协调感越来越强。
因此,我相信,下一次,我可以做的更好,继续突破自己的记录。
从中途折返到偶尔的一两圈,从40圈到52圈,也许最开始的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能做到,但是我想了,我做到了。
想不到的人,永远不可能做到。
4
曾经在知乎上回答过一个问题”是什么支撑你跑完五公里?“。
少少的一百多个评论中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是表示赞同和敬佩,一种是嘲讽”怎么可能会有人五公里都跑不了“、”五公里还要什么动力支撑“。
这并不是我编造的评论,而是真实的现状。
认为自己跑不了五公里的,认为别人不可能跑不了五公里的,他们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想不到。
生活在这个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必须要做到敢想,敢做。
也许我现在的成绩在很多人的眼里微不足道,但我坚信,自己能变得更好,因为我会想,也会做。
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