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的早市,如赶集般地热闹。
有人流的地方就有生意,小小的菜市场里也有风云。
都说生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来就不欣赏那些投机的入场者。
妈妈的菜摊,数10年都没有变化过,如同日本的许多百年老店一样,在弹丸之地一直坚守着。
添添有料2.4菜摊上的年味说好的帮忙,我接近8点才到,而爸爸妈妈早在五六点就忙开了。
睡梦中的你,永远体会不到市场里的真实与精彩。
“新鲜的菜,大家快来买啦!”妈妈是声音总得吸引来回走动的人群。
“这菜新鲜吗?”超市之外的菜摊买菜,这样的问话有些多余。
“放心吧,老头子刚从菜地里采来的,早上还刚卖了一挑呢。”
确实,我出来的时候,爸爸已经再次回到菜地采菜去了。
菜摊上的几种菜皆出自爸爸之手,负责销售的妈妈用最实在的语言吆喝道。
“我这大蒜是铺稻草种植的,不大个,但脆着呢!”
“我这是香葱,不信,你闻一下,可香了。你看一丁点黄叶都没有,昨天让儿子和媳妇捡的。”
这无形中还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呢。
“这菠菜是在大蒜地里套种的,你看着叶子和茎,嫩着呢。”
“这菜心是是用边缘地种的,数量有限,要买的话得抓紧了。”
“放心,今天盖菜没涨价,还是卖两块五。”
添添有料2.4菜摊上的年味一对老夫妇过来买菜,一看妈妈的表情还是经常来菜摊买菜的回头客。老奶奶问:“菠菜多少钱一斤呀。”
“呀,是你们,五块呢。”
“五块?”老奶奶转过头看着扶着自行车的老爷爷,老爷爷大手一挥:“买呀!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老奶奶边选菜边说:“我这老头呀,就爱在你们这边买菜。”
因为都是自己种的菜,品质没得说,因为确实好吃,加上妈妈卖菜的热乎劲,菜摊里的热闹就没减过。
“4.3元,就算4元好了,都是老顾客了。”
别看是一点点的让利,但增加了客户的满足感。就像我们总是沾沾自喜于微信上的几毛钱红包一样,这也许就是幸福的边际效应吧。
过称,算钱,收钱,找钱,妈妈竟然比我算得还快。
在这样的买卖节奏中,菜摊上的菜持续地在减小。
添添有料2.4菜摊上的年味当少到顾客的关注度也相应减小时,爸爸挑的菜及时地补上了,顾客又围了上来,那场面就像投入鲤鱼塘里的鱼食,迅速产生聚集效应。
这菜场的生意别看小,大生意也不过如此。
因为想做好生意的几点要求,这里都有:
①妈妈的菜摊虽然是自产自销的一种落后的经营方式,但好比做直营店,不一定要讲求规模,关键能够给客户更好的体验,也能确保产品的品质;
因为要对生产出来的商品付100%的责任。
②做生意要学会给商品包装,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卖得好的东西一定是能激发想象的东西,不管是房子、车子还是瓜子,客户买的是感觉;
③销售带情感,没有人愿意与冷若冰霜的人做生意。情感是人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是会彼此传染的。你的热情自然会给别人一种温暖和美的享受;
④要有财务能力,起码要知道入账出账,什么时候是盈亏平衡点,什么时候是卖出好价格的最佳时机,什么时候可以放价;
⑤要及时补货,要及时清货,时间点的把握很重要,比如9点前是卖菜的黄金时间,菜摊的菜要及时补足,这里没有所谓的饥饿营销,能懂得市场的节奏,你才可能在市场的风云中收放自如。
添添有料2.4菜摊上的年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