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模型:ER(Entity Relationship)实体关系模型在范式理论上符合3NF。数据仓库中的3NF与OLTP系统中的3NF的区别在于,它是站在企业角度面向主题的抽象,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业务流程的实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所以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需要全面了解企业业务和数据。
- 试试周期非常长。
- 对建模人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采用ER模型建设数据仓库模型的出发点是整合数据,将各个系统中的数据以整个企业角度按主题进行相似性组合和合并,并进行一致性处理,为数据分析决策服务,但是并不能直接用于分析决策。
采用ER模型建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 高层模型:一个高度抽象的模型,描述主要的主题以及主题间的关系,用于描述企业的业务主题概况。
- 中层模型:在高层模型的基础上,细化主题的数据项。
- 物理模型(也叫底层模型):在中层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物理存储,同时基于性能和平台特点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也可能做一些表的合并,分区的设计等。
维度模型:从分析决策的需求出发构建模型,为分析需求服务,因此它重点关注用户如何更快速地完成需求分析,同时具有较好的大规模复杂查询的响应性能。其典型的代表是星形模型,以及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使用的雪花模型。其设计分为一下几个步骤:
- 选择需要进行分析决策的业务过程。业务过程可以是单个业务事件,比如交易的支付、退款等;也可以是某个事件的状态,比如当前的账户余额等;还可以是一系列相关业务事件组成的业务流程,具体需要看我们分析的是某些事件发生情况,还是当前状态,或是事件流转效率。
- 选择粒度。在事件分析中,我们要预判所有分析需要细分的程度,从而决定选择的粒度。粒度是维度的一个组合。
- 识别维表。选择好粒度之后,就需要基于此粒度设计维表,包括纬度属性,用于分析时进行分组和筛选。
- 选择事实。确定分析需要衡量的指标。
Data Vault模型:它是ER模型的衍生,其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数据的整合,但不能直接用于数据分析决策。
Anchor模型:它对Data Vault模型做了进一步规范化处理,该模型将规范到6NF,基本变成了k-v结构化模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