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诗赏析

名诗赏析

作者: 涛瑜陈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4-11-17 22:30 被阅读0次

江宿

明朝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译文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赏析

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平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形象上统一了月下秋江的大和水乌流萤的小,也统一了鸟和虫的动和静、惊扰和安宁。

相关文章

  • 名诗赏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

  • 名诗《清明》赏析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为唐代诗人杜牧所作,乃写清明节...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读《王维诗歌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丛书《王维诗歌赏析》一书,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

  • 赏析白居易的名诗

    -该诗句摘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

  • 纳兰词著名诗句赏析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是康熙宠臣明珠的儿子,清朝第一词人。 纳兰容若虽然在世间只活了...

  • 一枝气可压千林——宋代咏海棠诗词赏析(三)

    一枝气可压千林 ——宋代咏海棠诗词赏析(三) 王传学 宋代诗人中吟咏海棠最多的,当数南宋著名诗人陆...

  • 咏今思古庆丰收——佳联赏析(八)

    咏今思古庆丰收 ——佳联赏析(八) 王传学 时值丰收佳节,当代知名诗人程建学写了一副即景联: 正值秋高气爽,农家新...

  • 雪里开花到春晚——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三)

    雪里开花到春晚 ——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三) 王传学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着花不已》,...

  •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

  • 宋代名家名诗赏析,红字在其间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苏轼〔宋代〕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诗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sp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