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去旅游,那就好好待在家里。有空读点书,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有矛盾?而且经常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发生在至亲至爱的人之间,这是为啥?最近看到陈海贤老师的一个解释。他说,如果有这么一件事,你正在犹豫不决呢。
这时候,如果你身边的人告诉你应该怎样,你可能反而就想着偏不怎样。比如,你正打游戏,犹豫要不要帮老婆去带孩子。老婆一叫,你反而特别光火;你本来犹豫要不要结婚,老妈一催,反而让你很排斥,没准还会吵一架。为什么?这是因为,人的内心冲突的痛苦程度,要比外在的人际冲突更剧烈。为了回避内心痛苦,我们就把它转换成了人际关系冲突。
这么一来,我们能逃避了自己的选择,都是因为别人的错嘛,自己就心安理得了。所以你看,本质上,我们不是和别人有啥矛盾,我们只是待在犹豫中不肯出来。
还挺有道理!
最近看到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的一个理论,叫“镜中人”。什么意思?就是说,每一个人其实都无法认清自己,那怎么办呢?
我们采取的其实是一种间接的认清自己的办法,就是猜测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样子,就像照镜子那样。当然,我们不能揪住每个人去问,只能是自己猜,所以这个镜子非常不准,甚至非常扭曲。这个理论听起来也没啥,但是突然让我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该把自己放到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就是好镜子啊。第一,这个环境里的人,应该勤于对我们反馈,好的坏的,都能直言不讳,别让我去猜。第二,这个环境里的人,应该形形色色,可以用不同的镜子照出不同的自我。这么看的话,如果你在一家创业公司和一家传统大机构之间选择,去哪儿上班,好像就有了答案。
这两个话题都深得我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