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武一文两大人杰,本可留下更多丰功伟绩和经典作品,但都因一封书信而丧失前途,可叹可思可鉴。
李陵可谓是汉朝很有实力的武将,率领数千人兵马深入匈奴荒漠地区,连连取得战功,逼得匈奴出兵数万人并损失惨重。李陵最终在缺乏援军和补给的情况下,几乎全军覆没而被俘,但也受到了敌人的敬佩。李陵投降以后,朝廷相关人员自然甩锅于他,杀害了他的家人。李陵偏偏与苏武通信,回答为何不能像苏武那样回去,因为那样他得不到什么好结局。说朝廷历来对他这样的功臣不义,列举诸多功臣却被杀的前例,不愿回去磕头捣蒜又被谄媚小人中伤。李陵的这一选择无可指摘,对他个人来说可以保全性命,也是自己安插自己在那边做眼线和未来汉朝攻打匈奴时的定时炸弹,那时候方可再树立功业洗刷罪名也尚未可知,当然更好的是武帝换代,不营救他而让他背锅的奸臣失势以后,李陵还活着的话,才能熬出头。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去跟苏武通书信,这样一来使得自己自绝于朝廷,得罪汉武帝,堵死了后路,没有获得任何功名,甚至还捎带着害惨了好心为他说话的司马迁。让太史公司马迁深受最残酷的宫刑、忍辱负重地写《史记》,实乃冤枉、可悲。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横溢。骆宾王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七岁就能写出《咏鹅》。还有长篇《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存于世。可他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空门。也是本来有好好的前途去奋斗去施展才华,可是非要去写一篇得罪武则天的小文章。丢掉了卿卿性命,实乃可惜。
由此观之,不论是文人还是武将,千万不要去意气用事写这种不必要的得罪当朝的书信或文章。哪怕是像李陵那样委屈,哪怕是有像苏武那样的可以切身体会的知己,也不要轻易私下犯错,没有不透风的墙。要不然害了自己还牵连别人。看清楚历史时代大趋势,像徐敬业那样的人和事就别去投机参与了,骆宾王的雄心有余而历史判断力和政治眼光稍有不足。这两人的因书获罪而自我毁灭的故事,虽在千年以后可获一定的历史评价,但着实发人深省、引以为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