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国是一个小山沟村子里的男孩。和村里大多数的男孩子一样,在村上小学,到乡上中学,毕业回村务农或当兵、外出学艺。
乔是初中班里的第一名,同样的也没考个什么师市范或中专。乔回村等着征兵。别的孩子们每天玩呀或到县里、市里的亲戚家去小住。乔拒绝了几个叔叔、姑姑的邀请。呆在村里每天跟着父亲下地,自家地里的活安顿住了,就去帮老爹的忙。老爹是他奶奶家的大儿子,当年跟着在自己家住的知青学习,后来就到了厂子里上班。老爹的大儿子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学的孩子,几个弟妹也都考了学,还有一个是大学生。老爹家里没有孩子们下地,就把一部分地给了乔家去种。自己养了猪、羊、鸡什么的,每年给老知青的孩子们和自己在政府上班的、大地方公司上班的孩子们送去。
乔每天忙着干活,到了征兵时,体能什么的都没问题。可村里其他孩子都送了钱,乔说不送,今年不成还有明年。乔家里人也没坚持,因为老爹在厂里可以办接班了,老爹的孩子们工作都很好,就准备让乔接班。乔的二叔外出打工丢了,乔父是老三。乔家里就只有一个妹妹了,乔父母也给攒了些钱,肯定能给娶了妻。四叔很不开心,因为他有两个儿子,别看他住在县城里,他只攒了娶一个媳妇的钱。
乔接了老爹的班,每天去上班,本想在厂子里学技术,可却把他分在了办公室。他也没情绪,每天跟着主任学写作、发通知等。厂子里的人都不好好上班,说是厂子很快就倒闭了,努力也是白费。只有乔说,挣一天工资就好好上一天班。两年后厂子关了,只给正式工发个基本生活费、缴个养老。有的人立刻在别的单位上了班,有的人回家好久找不到工作。
乔回了村边帮着父亲和老爹干农活,边托人找工作。村花梅梅很快就看上了乔,两家一说和,就成了。乔父亲给在县城买了房,两年轻人一起装修,年底办了婚礼。梅梅很喜欢乔,给乔置办了西装领带什么的。乔人也稳重,不认识的人一看,还以为是哪个小领导呢。
年初,矿上在县城里招工,一个小区的许多人都去了,不合适,只能当个临时工,得下井。乔在填报名表时,早早去了,又不急着走,看现场很乱就组织大家排队,指导大家怎么填。被招工的人看上,办了临时工手续留在了办公室工作。
矿上的许多人,一下了班就会玩牌、喝酒。个别的会打猎、到村子里去发展亲戚等。乔跟着的办公室主任是个很有才情的人,每天完成工作就会练字、研究本地史志什么的。乔也跟着学,帮着整理。前两年,矿上清理临时工,好多人都被辞了。注册贫困户和有学历、有技术的人转成了合同工。乔因为有养老手续不能办合同工,乔就回家了。
乔回家后边干农活边收集整理村志。年底,矿办公室主任退休了,联系了乔。问乔要不要跟着到户外协会当讲解员。乔很乐意,他的思想已和老主任的思想一致了,要把本地历史讲出来,让本地文化走出去。
乔到了协会,每天又很努力,背稿子、做讲解,写稿子、选音乐,后来提议说可以加一条经过他们村子的乡村史体验路。这条路从市里出发经过一片美丽的胡杨林到达乔的村子,大家观光、采摘、体验农家生活,返程则是一路经过乡镇、县城、到市 ,大家边听村乡县的成立史,边掌握中国的乡村发展史。这路成了协会的亮点,乔也成了协会的金牌讲解员。
从一个没考上高中的村娃到户外协会的金牌讲解员,乔的也如同做梦一样。但又在情理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