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熊孩子”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熊孩子”所到之处必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以至于众人对“熊孩子”往往避之不及。
慢慢地,大家也普遍意识到,“熊孩子”的身后往往站着一对同样令人厌恶的“熊父母”。
加拿大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可通过观察其他人在某一环境下的行为来完成学习。也就是说孩子可以经由观察学习来模仿动作、学习语言,乃至培养人格。
之前有一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前些天家里来了一个小亲戚。这个小亲戚可是个“混世小魔王”,在我朋友家中上蹿下跳,损坏了不少东西,甚至还把他女儿欺负得哇哇大哭。孩子的父母不仅不阻止,还说:“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何况你女儿也没真的受伤呀。”这可把我朋友气得火冒三丈。更没想到的是,这对父母还反过来指责他。“你一个大人怎么还跟一个孩子计较,真是小气。”
这让我想到之前坐飞机时看到的一个正面例子:一位母亲带着孩子乘坐飞机,飞机起飞引起了孩子的不适,孩子便哭闹起来。面对这种情况,那位母亲严肃地对孩子说:“你看,叔叔阿姨们也很辛苦,你这样哭闹会影响他们休息,你觉得这样做合适吗?”孩子听了妈妈的话,渐渐收住了哭声。
接着,那位母亲又对孩子说:“那你是不是要为自己刚才的行为道歉呢?”于是,孩子又奶声奶气地向周围的乘客道歉。
所以,改造“熊孩子”,从家长做起,那到底可以怎么做呢?光华同学明天再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