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逻辑,貌似是个很大的题目,真的要说的话,恐怕要学校里教作文的老师来谈才能说清楚。今天想谈谈文章中出现的故事的逻辑。
我们说故事有逻辑,简单来说,就是故事合理,经得起推敲。很多电视剧里的情节被人们吐槽,就是因为剧情牵强,经不起琢磨。那么在我们写作的时候,至少要考虑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故事是不是符合常理?比如我们写一个香火旺盛的寺庙的所在地,肯定不能在白雪皑皑的山峰顶端,道路崎岖,也没什么缆车,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类的。虽然那个场景看起来的确很适合苦行僧式的清净修行,但是注意前提,这是个香火旺盛的寺庙。寺庙的香火是游客来支撑的,而会去寺庙上香的也多半是上了年纪的人,至少也得是个中年,这类人群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即使这个寺庙是千年名刹,里面住着的都是高僧大德,但大多数人都是不可能去这么难以到达的寺庙的,就算有心也无力。
第二,故事是不是符合人物的情感?比如一个妈妈在孩子失踪之后,四处都找不到,最后发现,孩子可能被人贩子拐跑了,于是妈妈向警察报案。那么,这个时候妈妈的表现应当是怎样?如果妈妈是非常平静地说出事情的经过,失去孩子前后的所有细节线索,那么看起来就不可信。妈妈应当是非常焦急,悲伤,痛苦,自责,后悔,是一个几乎崩溃掉的母亲形象,只有找到孩子的希望支撑着她哆哆嗦嗦地向警察说明情况。这才是符合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情感状态。如果非要写母亲表现得非常平静,那么只有一种解释,母亲因为某种原因痛恨这个孩子,孩子的失踪是她漠不关心甚至是自编自导的。
第三,故事是不是符合时代的背景或者说社会的环境。比如我们要写战争年代的爱情,那么就肯定不是那些上班工作下班唱K周末去旅游的事情,这样就显得太过优哉游哉。战争年代的主题,是身不由己的离散,是朝不保夕的惶恐。那么就要从战火分离了爱情,又或是艰难的岁月这样的状况入手,故事里应当始终有一种环境中特有的紧张性存在,而爱情的表现形式也不能是恋人们解决什么日常琐碎之类的,而是突出人性的美好与坚强,才能在战争带来的不幸与绝望中让人们看到美丽的希望。
第四,故事是不是符合人物的身份。《人民的名义》的开头,赵德汉贪污了两亿多人民币,居然过着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晚上在家吃小面?为什么?因为赵德汉是贫苦出生,他说自己“穷怕了”。可以看出,第一,赵德汉对于金钱的欲望非常强烈,他自始至终最大的目的只是想占有那些金钱,占有金钱带来的快乐对他来说远远超过花费金钱去享受带来的乐趣。第二,正因为他是贫苦出生,他对失去金钱的感受非常强烈,我爷爷有个战友是机关退休的老干部,家里不缺钱,但他每次去农贸市场买菜,都会为了一两毛和贩子争上半天,这是因为他是从苦日子里面出来的人,钱多花一分都会心疼。第三,还是因为他是贫苦出生,因此他对于物质本身并没有太多的需求,他能过苦日子。第四,他自己也说了,他不敢。这么说可能有点得罪人,但可能正是由于他的成长经历让他缺乏一些眼界和格局。因此,他贪了这么多钱,一分也没有用。
故事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而逻辑是故事坚挺的脊梁。初学写作的新人们想要站稳脚跟,那么这根脊梁将是必不可少的支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