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里面,那个图书管理员老布在被囚禁了大半生以后终于获得了自由,然而他在自由的世界中却不知所措,无时无刻不想回到那个剥夺他自由却让他习惯了的肖申克监狱,最后他终于上吊自杀了.于是,摩根•弗里曼演的阿瑞就发表了他对institutionalization(体制化)这个词的见解,他将监狱说成一个institutionalization的场所,他说:一开始你恨它,它剥夺了你的自由;接着你会慢慢的习惯( get used to)它,熟悉它;最后你会离不开它,离开它你将象老布一样不知所措.
相信我们中间的许多人,尤其是体制内的已经工作过许多年的人都很有感触.我们所在的那个叫做"单位"的地方又何尝不是一个institutionalization的地方?何尝不是一个监狱?
大部分的人就象老布,最终在这个监狱中沉沦了下去;
曾经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项目,项目结束后,有个疑问就问他们,这个项目去年完成率如何?同比增长多少?她回答说:哦,我是销售,那个数据是在财务手里的,我不知道。并且,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理直气壮:我们分工就是这样的呀!
我跟很多同事交流,常常也发现,他们在一个行业多年,却只知道自己手头的工作,对公司其它部分完全不了解,隔着一个团队就好像隔着一个行业一样。
任何一家公司,从老板的角度肯定是提高效率、多赚钱,所以必然走向专业化分工,一个工作切成很多块,每个人都终日重复其中某一块,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和对人的依赖。越大的公司,这种现象越明显。
但是,这对人才是灾难性的。因为你在大企业里可能成为了一个人才,但是,是企业定制化人才,被体制化了。就像一颗螺丝钉,尺寸和材质只能用在某一个地方,挪到别处去,根本用不上。
我们一直在诟病所谓“体制内”,但是,在一个大公司终日重复同样的工作,沿着既有的路线一步步升职,何尝不是“被体制化”?
要想不被定制化,怎样才能改善这种情况呢?
1.培养可迁移能力 可迁移技能是那些能够从一份工作中转移运用到另一份工作中的、可以用来完成许多类型工作的技能。比如说写文稿的能力,演讲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快速学习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2.多看宏观,多尝试一些领域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举了扣针工厂的例子:一个工人无论如何努力,一天也生产不了20枚扣针,但有了分工之后,经过前后18道工序,每人每天平均可以生产48000枚扣针。这就是专业化分工的高效性!
更好的提升能力的方式是什么呢?如果可能,你可以做一些兼职,比如在朋友的创业公司帮帮忙,得到一个横向成长的机会。再比如开一个小店,理解商业社会如何运转等等。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公司身上,要自己主宰自己的成长,是时候抬头看看,别让自己成为一颗企业定制的螺丝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