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许久未提笔写点什么了。
一是在庸庸碌碌的平凡生活中,没有波澜壮阔的激情故事,所以也没有奋笔疾书的冲动和灵感;二是江郎才尽、胸无点墨之苦,写不出意境深远、雅幽恬静的数千字豆腐块。
又时常想: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保证心明如镜、不要成为一潭混浊的死水,就是要靠源源不断补充新鲜的知识。
遥想当年,时常与大学寝室室友异口同声由衷赞叹金庸笔下的文章,津津乐道,不知肉味。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当细细了解这14部中、长篇小说,深深的被折服。朝代背景包含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缩影,人物刻画鲜明独特……
《天龙八部》中:慕容博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是大辽国大臣,却只记得父母私仇,不思尽忠报国,如何对得起大辽?”
萧峰踏上一步,昂然说道:“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他说到这里,想起当日雁门关外宋兵和辽兵相互打草谷的残酷情状?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立功业。”
还有《神雕侠侣》中: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 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的江湖梦,从这里开始。
有一篇文章,叫《谁欠谁的幸福》,文章里面的底蕴就是来源于金庸小说里的爱情故事。这样写到:
张无忌放弃了江湖与江山,
他把幸福给了赵敏,
却把牵挂给了小昭,
把漂泊给了蛛儿,
把憾恨给了芷若……
杨过和小龙女最终做了神仙眷侣。
也许他知道,也许他不知道,
也许他装作不知道:
程英和陆无双为他负尽青春抛尽韶华,
郭襄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也许他记得,也许他不记得:
曾经有一个叫公孙绿萼的姑娘把一生停驻在他一刹那的目光里……
而他所能给的,
也只能是一曲清箫、三枚金针或者某一刻的眷顾而已……
这世间,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
儿女情长,幽怨绵长,引人入胜。初闻不识文中意,再看已是字中人,呼……
我懵懵懂懂的江湖,从这里开始,也将从这里结束……
江湖,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