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大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孩童们在得到大人许可后,便呼朋唤友朝大街上走去,打算去观赏汴京城内一年一次的元宵灯会。走在街道上时,倘若抬眼望去,便会看见街道上空挂满了那种用绳索连接起来的小花灯。那里面包括街坊们自家做的莲花灯盏、皇家做的琉璃灯山、灯楼做的鲤鱼灯笼,“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数十万盏花灯将汴京城照耀得如同黑夜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细心点的朋友们一定发现了,咱们一路上遇见的贵家子弟的马车,都朝着相国寺外的庙会方向去了,因为那里,正在上演着宋朝版的“春晚”。
一、
看花灯、猜灯谜,说不定还能打动美少女相国寺附近,有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宋人在《燕翼贻谋录》中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逢年过节的时候,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便会带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在相国寺附近摆摊售卖,像波斯的宝石、印度的象牙、西域的服饰等等都能在“瓦市”上碰见。今天是元宵节(文章背景时间),相国寺的热闹更胜往日。在相国寺的走廊上,挂满了猜灯谜用的绢灯,这些绢灯上面或画着人物,或写着诗词、旧京诨语。 往来的行人立于灯前,推测出题人的意图,答出答案的人往往会获得行人的注目,不少有才华的读书人便以此来吸引旁边姑娘们的注意。 相国寺前还设有乐棚,供乐师们在这里演奏歌乐,继续往前,两旁的道路上挂着用木牌雕成的诗牌灯,上面写有"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类应景的诗词。
如果看够了挂在天上的灯,别急,在附近还有更多有趣的灯会看。大相国寺资圣阁前供奉着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逢年过节,僧人们会准备好水灯祭奠佛祖,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们便会就近设置好观赏的位置,一览这一盛景。 最热闹处,要数九子母殿及东西塔院,这里平日只对皇族大臣们开放的佛殿在节假日也对百姓开放了,百姓们成群结队前来烧香祈福,“如开宝、景德大佛寺等处,皆有乐棚,作乐燃灯”。有诗云:“大相国阁天下雄,天梯缥缈淩虚空。三千歌吹灯火上,五百缨缦烟云中。” 此时,宋徽宗正拉着大臣一起站在宣德门城楼上,俯瞰汴京,共同欣赏着百姓们过元宵佳节时热闹非凡的景象。
二、宋徽宗请百姓看魔术:宋朝的魔术表演是什么样子的?
听过“神仙索”、“登天绳”吗?宣德门前的广场上,横列三门,上门各自挂着一块彩结金书大牌,中间写着“都门道”,左右写着“左右禁卫之门”,上方大牌上面挂着“宣和与民同乐”的匾额。百姓们站在广场上望着君王所在的方向,想看看他究竟长什么模样,是否真如朝廷宣传的那般具有非凡的力量。
宣德门楼下用枋木垒了一个露天舞台,这是宋徽宗“与民同乐”的另一种体现形式:请百姓们看“元宵晚会”。舞台上,京城有名的艺人都被朝廷请来表演助兴了:“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赵野人,倒吃冷淘。张九哥,吞铁剑。李外宁,药法傀儡。小健儿,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这应该算是当时一年一度的盛会了。 【吞剑,仅供参考】舞台内设立了两根数十丈高的长竿,竿上有上百个纸糊的神仙,风一吹动,纸人随风起舞,宛若飞仙。舞台上教坊演奏着悦耳的音乐,伎艺人随着伴乐表演起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登天绳”。
表演时艺人先是拿出一根绳子往天上一扔,绳子便立马直立了起来,然后艺人就握住绳子,飞快地往天上攀爬,古人谓之“登天”。……百姓们在露台下望见这一幕幕精彩的节目表演后,纷纷鼓起了掌,为台上的艺人叫好。 【登天绳】宋徽宗对这样的效果非常满意,他唤来人给表演者和观众撒钱、赐酒,以示“君恩浩荡,与民同乐”之意。聊过了节假日的盛景,那平时或者独处时,古人又有哪些好玩的活动呢?三、花样多彩的夜生活
每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这就是“夜生活”开始的讯号。
有的人拿出书籍,在墙壁上凿开一个小洞,借着邻居家微弱的油灯看起抄录的书籍,这是学霸的夜生活;有的人盛装打扮,戴珠翠、闹蛾、玉梅,着一袭白衣走在街道上,月光照耀在她的身上,远远望去宛如天仙一般,这是去和心上人约会的大家闺秀;有的人呼朋唤友,直奔樊楼、州桥夜市,为的就是那一口诱人的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脍、煎角子,这是老食客的夜生活。
一千个汴京人,可能就有一千种不同面对夜生活的态度,这一切都来源于汴京城包容和繁华:“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唯任店入其门,一直主廊约百馀步,南北天井两廊皆小子,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妇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宋朝时期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那可是大开脑洞。如北山子茶坊的店家,他们把自己的茶楼装扮成了以“仙界”为主题的主题体验馆,走进茶楼,顾客们要先经过一座“仙桥”,里面则是精心布置过的“仙洞”、“仙宫”,这样仙气飘飘的茶楼出现在宋朝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即便不爱喝茶的朋友,知道有这么一个好玩的去处之后,都会忍不住来打卡一番。放到今天,它一定会位列“京城最值得去的一百个地方”名单。 都说“大隐隐于市”,夜市当真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宋代临安的夜市上,出现过一位“多才多艺”时髦的“点茶婆婆”。婆婆六七十岁的模样,她却在头上戴上三朵花,打扮成妙龄女子的妆容,出现在大家面前。逛夜市的游客路过她的摊位一瞧,无不笑出了声,觉得这老婆婆很有意思,他们便会停下来看看这老婆婆究竟在卖些什么。老婆婆见客人停下来了,您猜,她是如何介绍商品的?老婆婆先拿出一个小碗,然后她会放声高歌,以唱令曲小调的形式,一边哼着自己编的关于自己售卖的香茶的小曲,一边敲打着碗配乐。 游客们看到这样有意思的老婆婆,又听到她这么新奇的推广小曲,纷纷掏出钱来,买上一碗茶汤喝。这样的“夜生活”,您喜欢吗?文/脑洞趣味历史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参考资料:【1】《宋词三百首》【2】《武林旧事》【3】《东京梦华录》【4】《宋史》【5】《梦梁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