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写点关于用户画像和用户体验地图的东西。
用户画像
因为这个课程并非针对专业的产品经理,内容更多体现在「产品思维」上,所以梁宁这里说的用户画像就简单很多,她将所有的用户分为三类:大明、笨笨、小闲。大明是指那种使用某个产品目的性非常强的用户,他们对自己的需求非常明确;笨笨,有需求,但不那么明确;小闲,没什么需求,就是打发时间。
用梁宁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最最初级和粗浅的用户画像。梁宁曾经创办旅人网,后来被腾讯收购,她也就顺势进入了腾讯,后来还在腾讯电商任高管。她在《改变大河的流向》这篇文章里提到,当年腾讯电商为了精细化运营,将用户根据年龄、性别、地域等划分为 112 种角色,抽出其中的 28 种用户角色,进行集中产品集中推广运营。这种用户画像,显然太精细了。
YY 创始人李学凌对产品和用户有过这样一个类比:产品就像是一块草地,用户就是来这片草地上吃草的羊。怎么持续了吸引羊来吃草,并把他们圈住呢?圈住之后怎么管理呢?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因素分别是:第一只羊、头羊。
第一只羊可能是大明,也可能是笨笨、小贤,做产品首先是要让第一只在这片草地吃得爽、玩得欢。然后才能引入更多的羊。等用户规模大了之后,就要堆资源去维护头羊,头羊将开始自己管理羊群,由此产品开始拥有网络效应。
用户体验地图
我在大部分时候是大明用户,需求明确;少部分时候是笨笨用户。
在网购上,我是大明用户。比如买书,我会事先确定要买哪几本书,我分别去亚马逊和京东上把这几本书放入购物车去结算,在确认订单前比价,哪个便宜买哪个。
在内容消费上,有些时候,我是笨笨用户。比如使用即刻App,也包括使用得到App。即刻是一个内容聚合平台,中文网络上的绝大部分信息都可能通过即刻聚合到一起。我使用即刻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它更方便地看我认可的优质内容,不过现在它太臃肿了,推荐的内容对我来说相当 low 。一开始我关注了很多我感兴趣的主题(这时候我是大明)。不过我对其他我未知的领域也感兴趣,所以,我也想看看其他领域的优质内容,不过怎么才能接触到它们呢?(这时候我是笨笨)。
没过多久,即刻的「用户故事」来了,用户故事特别简单,就是「xxx 在即刻看什么?」比如:Fenng 在即刻看什么?入得了 Fenng 法眼的内容自然差不了,我得看看。Fenng 被三表称为自媒体里的送粉观音,经常在自己的公号里免费推荐自己经常阅读的公号,给别人带来了很多订阅。其实他不仅在自媒体圈的送粉观音,对于很多新的优质互联网产品,他也一向乐于推荐,比如即刻,比如知识星球(起初叫小密圈)。我也通过看他的公号总会成为第一二批用户。推荐一下他们公司做的小程序:抽奖助手,一版比一版好玩。
这种「用户故事」在得到上也有,比如得到首页末尾上前几天出现了「快刀青衣在得到看什么?」
梁宁在产品思维课里,这么教画用户体验地图:
1、一个画像完整的人物角色:需要对「第一只羊」有完整地了解。
2、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期:他为什么来到你的草地上?他想要什么?比如,用户买钻孔机,但是他的目标不是拥有它,只是需要在墙上钻个孔。比如吃饭,是为了吃饱、营造气氛、交流。弄清楚用户的目标和预期。
3、服务触点:用户从接触你的服务,到实现他的目标之间,会跟你在产品上有哪些接触,你需要在这些地方服务用户。
4、用户使用路径:使用路径与服务触点的关系是什么?用户在宜家逛的过程是使用路径;在宜家向工作人员咨询,到盒子前拿免费的资料是服务触点。
5、用户情绪曲线:场景是要触发情绪的。在整个过程中,用户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我作为一个外行人的思考,目前只停在第一步。以后要把这些东西带入生活中思考互联网、非互联网产品,对整体的用户体验地图有更全面的了解。
2018-03-12 14:26: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