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094887/cecfb231ff527abb.jpg)
先说一下题目,所谓“戏题”,是一种被古代文人广泛应用的文学样式,戏作、戏简、戏赠,或是叫戏寄、戏呈等等,名虽不一,却都是以一种谐趣和幽默的眼光来关照自己和外物,今时也同样被广大诗词作者广泛运用。
癸卯二月,一日路过一片绿植,忽见绿植竟开出了花朵,绿叶白花异常醒目,待凑近后仔细观察,哇原来如此!旁边有棵生长繁茂的杏树,花落时节,整朵整朵的花儿落了一地,有些花朵恰好也就落在绿植的顶梢,乍一看去,仿佛那花朵乃绿植所生,此一景观,颇觉新奇而有趣,于是戏题两首。
(一)
借取高高树上花,
簪来且自人前夸。
坤灵也有滥竽者?
头顶芬芳笑万家。
释文:
借取高高树上花
凭借着近旁高大树木上的花朵,
簪来且自人前夸
簪,簪子,是名词,此处做动词用,戴上或插上的意思。戴在我的头上,向人炫耀自己的美:看,我也开花了,好看吗?
坤灵也有滥竽者
天为乾地为坤,“坤灵”是古人对大地的美称。大地的灵秀之气。
滥竽:滥,失实。竽,一种乐器。滥竽充数,是一个由民间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
滥竽充数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要求组成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南郭先生为了混进这个乐队,向齐宣王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被编入了乐师班里。后来,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想听每个人单独吹竽,南郭先生只好逃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滥竽充数是不可取的,只有真正的才华和实力才能经得起考验。
坤灵也有滥竽者?此处用了一个问号,是因为感到十分意外,难道大自然的生命也会爱慕虚荣吗?明明自己不会开花,却落了个香花满头。
头顶芬芳笑万家。
头上开着别人的花朵,被路过的人一一识破,不免招来一笑。
导读:
根据自然景观,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绿植顶花想象为一个滥竽充数的人,这不过是作为过路之人的我采取的文学手段,但是现实中我们所遭遇的以次充好现象却是数不胜数,包括各种不思进取却又爱慕虚荣者也比比皆是,所以此诗在表现自然奇观的同时,旨在起到警醒自己和他人,无论是求学,经商,为政等各行各业,永远都要脚踏实地不做非分之想,做一个真诚、坦诚、追求真才实学而积极进取的人。
(二)
老树繁英头上栽,
风中浪蕊戏蝶来。
可怜本是青衿子,
沾惹群花难洗白。
释文:
老树繁英头上栽
一棵大树栽植在近旁,茂密的树冠覆盖在绿植的头顶。
风中浪蕊戏蝶来
浪蕊,落花的一种说法。戏蝶,与蝴蝶相互逗引。随风飘落的花朵似乎在与蝴蝶做着游戏。
可怜本是青衿子
青衿子 : 指学子;青年书生。 唐 陈子昂 《登泽州北楼宴》诗:“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诗经·郑风·子衿》中有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多指学子,穿青色衣服的读书人。
可叹本来是清纯端雅的青年
沾惹群花难洗白
却没料到完全被动地沾惹上了群花,落下一个沾花惹草的不良名声,一时难以洗白。
导读:
依然以拟人化手法来述说这个现象,然而却完全换了角度,使立意与上一首大相径庭,上一首是在嘲笑绿植滥竽充数浪得虚名,这一首却反其道而行之,又来为绿植喊冤昭雪,假借绿植是一位青年才俊,却被轻浮的飞花浪蕊玷污清白,何其无辜。
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却因为角度的转换而立意大变,从而使中心思想截然相反。同一个人物,同一处景物,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甚至同一个人,由于背景条件的变化所产生的认知前后迥然而异。
周而复始四季轮回,大自然永远处在循环往复的变换之中,我们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从生命现象本身,到思想的成熟,从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到以各种形式的表述,都需要换角度思考,也即换位思考,全方位思考,如此才能尽可能的客观,而不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刻板僵化的去认识和评价。
具体到我们写作时也是一样,作为一名中小学生,我们的生活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稳定的,大家往往处在同一空间面对同一背景同一描写对象,如果不能各自在立意上求新求高,文词再好也不易逃离窠臼,尤其到了高年级之后,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希望通过这两首小诗,让小朋友们在写作时对于拓开思路有所借鉴。
癸卯二月于尚庐南窗
潇湘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94887/bf829f79a7790f1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94887/0b68d484f96c76b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94887/0ac505d5d54854d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