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7期“思”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1
一轮橘红色的夕阳缓缓下落,将整片天空也染成了橘红色,笼罩着公园里的一草一木。
乍暖还寒的春风略过湖面,掀起了一层层的波澜;吹过身姿妖娆的柳树,让柳叶纷纷扬扬地随风起舞;拂过灿烂的迎春花,让那一抹绿意在融融恰恰的黄色中愈发娇嫩;掠过一串串的紫荆花,将整片树林晕染了一片炫紫。
好一个春风,为这个春天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95756/fe4a1b9be5f0acfc.jpg)
夕阳这个俏皮的美人也被春风藏到了树梢后。
橘黄色的天空下,足球场亮起了一排耀眼的灯光,原来美人换妆了,她戴上了璀璨的珍珠面帘,在帘后对我微笑,欢迎我的到来。
虽然风很冷,我依然能感受到美人对人间的热情和恋恋不舍,这让我心中升腾起一股温暖之喜。
这景色实在太美,一股生气在空气中流转,向我传达着春天的气息,我忽然领悟到,这大约就是文人常说的气韵生动吧。
所有文字也不能形容其万一,让我深感无力。
也许美好的事物只能被感受,不能被捕捉,我只能伸开双臂,衷心地赞美大自然。
2
在这样的美景中,我跑了五公里,耗时42分钟,可能是风大,也可能这是开春后为数不多的跑步锻炼,所以速度很慢。
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能吸收不同的能量,户外跑步让我轻松自在、心情愉悦,也让我对自己长久以来困惑的问题产生了思考。
我生长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和蔼可亲,母亲却非常严厉,所以我被管束地非常严格,可以说是在指责中长大的,所以性格有些小心翼翼。
在陌生的环境里,我生怕自己做错什么受到责难,很多对世界的感知和新鲜想法都被压制了。久而久之,我对很多事情都很迟钝,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已经成为了我的人生准则,所以少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进一步创新。
大学之后,我就走上了理工科的道路,很长一段时间,我深信世界由数字和算法组成,所有人和事都遵循一条条可知的规则。
但是步入社会之后,我才发现这是一个人情社会,讲究丛林法则,大家并非按照明面上的规则行事,但那些未知是什么样子,我却懵懂无知。
在简书写作给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我大致窥视到未知的样貌。
刚开始写作的目的是自我疗愈、自我探索,渐渐地,我通过看其他网友的文章、和其他网友的交流以及参加培训班,发现了人们之间的悲喜确有相通之处,但真的有很多人和我很不同。
3
理事会的两期培训班让我收益匪浅。
我虽然听不懂第二期寻虎老师的上课内容,但再次回味后,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老师不在一个层面。他强调用心、用感情去感知世界,但我的很多感受都被现实蒙蔽,因此感知不到。
他的课让我意识到我身体中的一条经脉一直无知无觉地堵塞着,但是长久以来,我却没有任何感觉,现在有些微弱的感觉了。
书香澜梦微信群中,魏治祥老师的文章评论一针见血,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研究了魏老师的文章后,我看到文人从心底里发出的那些赞叹和热情,感情从文字中自然流动出来,完全没有被遮掩。
从第三期江南铁鹰老师的文章里,我很明确地感觉到写作的一些规范和起、承、转、合的规则,让我野蛮生长的写作状态有所收敛。
总之,这些写作功底深厚的老师的思维方式和我完全不同。
如果写作也分文理科,我应该属于理工科,特点是文字简练、逻辑性强,虽然这些看起来是优势,但优势也是劣势,文字中肆意飞扬的文气比较少。
在这个世界上,让人相信是一种能力,写小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人相信。细节描写能够让整篇小说如诗如画,让读者更快入境,更相信作者建造的小世界,而不是戳纸就破。
第三期写作营的练习让我意识到,我的小说情节不缺,但是细节描写非常少,所以很容易让读者出境。
细节描写能力不仅来源于生活观察和文字组织能力,还来源于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这是我所缺少的,也许就是经脉堵塞的根本原因所在。
4
我最近写了几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日记,这些日记让我有愈发感性的趋势,与此同时,也能感受到感性背后隐藏的理性原因。
也许小说写作就是让感性和理性结合,让人们在这个小世界里感受到它们的有机结合而有所得,如何拿捏感性和理性的尺度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也许是近日练笔,也许是参加培训班的积累,也许是此时此地的景象太美,我觉得自己渐渐能感知到大自然各种形态后的丰富形象,而我体内那条堵塞的筋脉好像有流动的迹象。
我一直在写作的丛林中寻寻觅觅,找不到方向,猛然间一抬头,隐约发现前方有一条宽广的道路。
虽然前路还远,但至少给了我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