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旅行,几乎人人都喜欢,有条件的,一年要旅行好几次,暂时没条件的,心中也总是有个关于旅行的梦。
那么,你有没有思考过,我们真的需要旅行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为什么我们需要旅行呢?
以前,我认为旅行嘛,无非就是图个新鲜,从自己经常待的地方走出去,去别人经常待的地方看看有什么不同,欣赏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放松一下心情,享受一下生活。直到前两天我读了吴军老师的关于“旅行和休假”的一篇文章,让我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吴军老师不仅是著名的投资人、大学顾问、校董,而且还是著名的作家,曾在得到开设《硅谷来信》和《吴军的谷歌方法论》两个日更专栏,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可重点是,他这么忙,却还能抽出时间去听各种音乐节,参访世界各地名校,参加职业摄影师的培训,去阿拉斯加拍摄极光......总之,吴军老师不仅会工作,也会玩,是那种典型的让我们羡慕嫉妒恨的学霸人物。
一个人是怎么把生活过的如此精彩,如此有深度和广度的呢?他一定有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吴军老师认为,很多人觉得每天工作和生活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去旅行,其实是有两个思维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觉得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其实不然,没有人重要到什么事情缺了他就不可以运转了,自己每日看似必须做的那些事情,其实很多都是可有可无的。想清楚了这一点,就可以没有负担地去休假旅行了。
第二个误区,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做了必须要做的事,就没有多少时间剩余了。这其实是由于没用的事情做得太多了,以至于该做的事情没有在更少的时间里做完导致的。大家可以统计一下自己每天断断续续刷手机的时间,是否有超过两个小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的时间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
解决了时间的问题,我们再来讨论旅行的必要性。
在认知学上,可以把知识的获取归纳为三种:他人告知、亲身感知和逻辑推知。
读书就属于第一种——他人告知,而旅行就是第二种——亲身感知,第三种——逻辑推知,是人类获得新知的来源,只可惜每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得到的新知其实很少。因此,前两种形式就特别重要。
所以,旅行,作为亲身感知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们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道出了旅行的重要意义,但是也有点过分夸大了旅行的重要性。行万里路肯定会有所收获,但那收获未必会有读万卷书多,但行万里路的收获又并非读书能替代,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比如很多知识我们可以从书本上获得,但是如果没有亲身感知,是无法领悟的。举个例子,对99%以上的人来说,不在股市上输点钱,无论看多少书,了解多少历史,都难以认清股市的凶险。
旅行作为亲身感知的重要形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增长见识
对于他人告知的事情,亲身验证一下,才能记住,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对于他人没有告知的经验,自己通过旅行总结出来,再告诉别人,也是个好事情。比如,有一个事实,就是现在的国人都很焦虑,担心中国未来的发展,从而担心自己未来的生活。而吴军老师从来没有焦虑过,也不认为我们国人应该焦虑,因为他的信心来自于这些年看遍了世界,很清楚中国目前的状况,于是有了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看法。
巴菲特说,要了解经济,不要听经济学家怎么讲,华尔街怎么讲,《纽约时报怎么讲》,去周围的百货店看看就知道什么情况了。
二、看清自己
旅行的第二个作用是帮我们走出自己平时工作和生活的圈子。一个人经常活动的圈子总是有限的,当到达一定程度后,往四周看,觉得哪里都没有自己的位置高,但其实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是你看不到而已。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强迫自己走出去看看,很多时候,当人到了一个新环境,对之前的很多看法就变了。通过旅行,换一个环境,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走出困境。
周恩来是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祖国现代化的第一位领导人。其实让他下定决心是来自于尼克松访华的那次经历,当时根据中美事先达成的约定,美国的媒体是要对整个访华进行全程直播的,由于当时新中国比较落后,还不知道怎么做直播,就答应了。在尼克松的专机到达之前,运输直播设备的飞机先到了,美方工作人员在机场就马上把卫星天线和全套直播设备搭了起来,等尼克松一到,马上就开始转播了。这一切,让周恩来看傻了,这才体会到现代化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改革开放。
三、了解自己
旅行的第三个作用,是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世界是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能够看清自己,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想法,也能了解我们的能力。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旅行方式,哪怕是邮轮,出门在外也是事事艰难,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这个时候,不仅能考验人的生活能力,而且能够发现平时自己看不到的一些能力。比如要组织一次部门野外烧烤活动,组织者需要考虑到天气、选址、出行方式、每个人需要带的物品、食物的种类、数量、安全性、烧烤中娱乐活动、怎样带动气氛......一系列需要考虑、组织和协调的工作,这其实是组织者锻炼能力和显示才能的好机会。
吴军老师还分享了,怎样旅行才能收获比较大?
简单地说,就是要记录,这里的记录不是拍照,而是要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每个人每天都会有想法,出门旅行会更多,把他们记录下来,就成了人生的阅历。当然,记录也可以不仅仅是文字,还可以是音频或视频。
嗯,这世界少了谁都一样转,把该做的事在更少的时间内完成,省下来的时间,每年出去旅游一两次,我们的人生也一样活得很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