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这本书的文笔,如果有时间的话,里边每一个字我都不想错过。
为什么?一是有趣,二是讲宋朝的事情,我很喜欢。三是作者王佳是作家协会成员,毕竟来自这个协会的,文笔还是经得起推敲的。
而且对于“杯酒释兵权”,我总觉得历史书上讲得过于简单,总想一探究竟,好在王佳的这本书,让我脑洞补得非常彻底过瘾。
没错,《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讲的就是赵匡胤这位神奇的皇帝即位前后的故事,他的雄才武略被讲得有模有样,非常有趣。我们不仅能随着作者有趣文字,逐一拜访一个个活灵活现、个性鲜明的宋朝人物,追随他们的历史事迹,就像他们是我们的邻家大叔一样,与他们一起思考、呼吸,最关键的是,这些故事都是安全可靠、有据可查的。
是的,相信有关宋朝的书籍我们也都读过,但这本书读完,你会非常清楚:王佳绝对没有胡编乱造,尽管用的是非常轻松、调侃的语调,但你能看出她的确读过很多笔记小说的作品,她也并非简单翻译《宋史纪事本末》等等这些,且其中的每个故事都是有出处的。
我们学过历史的,都知道陈桥兵变这段历史,当时历史书上也就几段话,比如960年,即显德七年(当时是农历正月初一),后周朝廷风闻(风闻二字很重要)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等等。
尤其是记得,那几段非常绝妙的对话,显得彬彬有礼,你仔细听听:亲信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是不是谣言都散步得有理有据,我经常会想,这些兵士们都好有文化啊~~。就是这些话,就随机把将士们的兵变情绪很快煽动起来,而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拜于庭下,拥立他为帝。
在众人呼喊万岁的时候,赵匡胤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这个样子可有无数的脑补),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不得惊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赵匡胤于是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后面赵匡胤的雄才武略我们学过历史的也都知道了,也就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当时的北宋初年,国家处于分裂局面,赵匡胤称帝后,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使国家逐步统一。同时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三大纲领,以及“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很牛啊,历史上这些词汇都跟这位老几有关)。赵匡胤还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经济发展,不仅恢复了五代以来的战争创伤,且使国家呈现出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
你听下来,都是干巴巴的文字,但是在王佳的笔下,那都是活生生的场面和人物绝妙的心理描写。
不单我被圈粉,连贾平凹老先生也为这本书做了推荐:“我不单看到了有滋有味的历史细节,更看到了封建政权和复杂人性交织下个人命运的沉浮,读来轻松有趣,掩卷令人沉思”。
可能我比较肤浅,沉思的东西我没看到,但我的确读到了诸多有趣的内容,经常忍不住笑出声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6002/9c322e53395e87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6002/829236868ce43f6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6002/c3a9a0baeaa704d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6002/4f5ac50d0c22ba1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