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立 往 事 七、清明回老家上坟
"早清明,晚十来一。"河南风俗,清明上坟要赶早,阴历十月初一上坟要往后拖,为啥?不知道。孙立上班后不到俩月,就快到清明节了,正好,我到驻马店出差,顺便带孙立两口子回西平老家上坟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天也是下着濛濛细雨。在寺坡买了八斤蛋糕,还买了烧纸,四样水果等供品,我问买那么多蛋糕干啥,孙立说,他老奶奶八十多岁,牙全掉了,硬东西咬不动,蛋糕软和,她又喜欢甜食,多买些慢慢吃。路上,孙立讲起他的"家史",他家从曾祖父起,辈辈单传,风水仙儿说,他家老坟的事儿,反正,曾祖父,祖父,父亲,孙立,下面莫隔五辈单传。孙立没见过他祖父,他祖父很早就去世了。但祖母说,孙立跟他爷爷长的象,脾性象,为人也象。孙立听他奶奶讲,他爷爷年轻时在国民党部队干过司务长,也就是管伙的,管一个连队的伙食。老人脾气耿直,廉洁清正,帐目清楚,算盘打得门儿熟,还写得一笔好字。
四四年跟老曰打仗,队伍打散了,也快打没了,老人也就回家种地务农了。刚解放那阵儿,老人在农会干财稂主任,后来初级社、高级社、公社,一直在生产大队干会计工作。文革后期清理阶级队伍,有个楞头青揭发老人在国民党队伍干过,还是个官,属于阶级异已份子,应当清理。老人一听,破口大骂:放恁娘那狗臭屁,老子辈辈贫农,独根独苗,国民党拉壮丁拉走的。我在哪儿干过咋的!跟老日干仗,那会儿你还在你爹腿肚里转筋呢!不用人家清理,老人死活不干了,老孙家老坟里那棵蒿子蔫了。
车到孙立家门口下车,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棍的老人迎上来,一手牵着孙立,一手牵着孙立媳妇喜瑛往家里走。孙立他妈说:立他两口才走俩月,老太太就想的不行,这几天觉磨着快回来上坟了,天天念叨着俩孩子。
该上地了,我也跟着去看看老孙家坟地。坟地离村庄不远,也就里把地,孙立给他曾祖父曾祖母坟前摆上供品,烧了纸,磕头。该给祖父上坟了,摆上供品,烧了纸,磕头。突然,孙立嚎啕大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对祖父的思念,还问祖父在那边过得好吗,又拉着我的手说:爷爷,我遇到贵人啦,我在张老师厂里干劳务工,月月能挣三百块呢!……上过坟回到家里,我问起孙立在坟上的事儿,孙立妈说:立年年上坟都要在他爷爷坟前哭一阵,他没见过他爷爷,可跟他爷爷有缘,村上人都知道。
还不到吃午饭时间,我趁机到村子里转转。在村子老房子墙上,我发现好多《西游记》人物画:唐僧、孙捂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还有白骨精、蜘蛛精……每个人物下面还配着歪歪斜斜的名字。我问一老人是画的,老人说:俺那立侄画的嘛!小时侯七、八岁画的。俺这个小侄从小就爱写字画画,地上写画,墙上写画,可多了。地上的早木有了,墙上还有这些……
吃过午饭,该启程了,在车上,我想到了爱好、孝顺、感恩、遗传这些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