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评审工作结束。回顾这一周,与其说是评委,不如说是学习,这是一次再学习的机会。这次入围马云基金会的乡村教师计划初评的教师六百名,进入全国六百名,已经很厉害。
这一轮评选,主要是十分钟微课,三分钟案例分享,十五分钟交流。
我参与的是小学思政课评选组。三位评委,在网上各自记录,各自打分,最后合议 形成相同的分数。上课教师难,参与评选也难,有晋级就有落选,每一位都是那么优秀,每一次评选都是在痛苦中抉择。
微课环节,有的老师选课好,凸现业务能力强,虽只是十分钟,却可见一斑。但也有教师在微课中,对于无生课堂不理解,有偏差的。十分钟的微课,从选材到教学,都是需要经过精心准备的。教学中,一个字,精。不能在十分钟,把四十分钟的内容全部展示。想面面俱到,反而弄巧成拙。
三分钟案例分享。体现的是老师扎根乡村的情怀,关爱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等。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虽只有三分钟,却在无数次的聆听中,让我与分享案例的老师产生共鸣,同为乡村的老师。我深感扎根乡村,坚守乡村的不易。在恶劣环境中,“依然我心如初”,一待就是几十年,这样的老师令人肃然起敬。难能可贵的是,年轻的老师,毅然放弃城市的工作,回到乡村,做乡村教育。今天,有多少年轻的教师能做到。很多教师考到乡村,就有想离开的想法,能扎根乡村的年轻老师,是难能可贵的,这些能毅然决然留下来的,有着梦想的乡村教师,是难能可贵的,是乡村教育的宝贝,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他们走得更远。
十五分钟的答辩,老师们急性发挥,这是老师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一环境,更多体现出老师们是否符合马云基金会教师画像。
十四位教师,十四个感人的故事。相信,坚守与付出,终究有一天被看见,基金会就是为了让扎根乡村的老师被看见,有情怀,有梦想,乐于终身学习,就大胆向前走一步,相信,前方会是一片属于你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