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这本教育系列的新书我之前读过,当时读的时候觉得太震撼了,而今过了半年之后再读,就有不一样的感觉,今天我只读了三分之一,收获已经很大,那我们再一次来回顾一下今天读书的收获:
(1)教育最终极目的是“能否自立”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一个人实现自立则需要具备三大条件: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而本书传授的教养方法将帮助父母促成孩子自立。
很多时候,爸爸总是会迫不及待想给你提供帮助,比如你在读书的时候,我会想你是不是需要我跟你一起读?
你准备骑单车时,我会想,是不是要扶你一把?
哥哥在做作业时,我会在旁指出他的错误……
如果未经同意而“提供帮助”,这是有碍于你们走向独立的,这点要反省。
(2)教育最本质的标准是“你幸福吗”
我们经常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哥哥斗智斗勇,要他学习,结果很痛苦,此刻很痛苦,是为了啥?考得好分数吗?然后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一切真的是这么理想吗?
世界变幻莫测!父母督促孩子学习时,不知不觉中传达了一个观点:如果考上一所好学校,就能实现人生的所有。但是,人生并不会因为考上一所好学校而一帆风顺。大人们从不把这个真相告诉孩子。
学习是孩子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谁能代替。如果只注重考试结果,孩子很难体会到求知的喜悦。如此,孩子在升学希望不大时,就会放弃学习,最终导致“悲剧人生”。
(3)教育最重要的界限是“谁的课题”
纪伯伦说,孩子“凭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当然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而挫折和失败也得由孩子自己负责。
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将造成不良后果。
一,它会破坏亲子关系。
二,一旦发生问题,孩子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而孩子则无法成长。
三,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无力承担失败,因此,也阻碍了孩子成长。
“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话说了吗?”有些父母会遇到这样的控诉。
换位思考一下,开口只谈学习的父母是不是很烦人?!
书里说的,“不是你的课题,就不要强加干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