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07-08

2017-07-08

作者: 天字第一号 | 来源:发表于2017-07-08 03:11 被阅读0次

对一周只有一场公演的疑惑

​提出合理的疑惑

有思维但是没有深度和具体实践的粉丝

预备生本身就是为了应付今年年初的大规模人员缺席,可以从以下几点佐证,招的人大部分都是大学生,甚至还有临近毕业的。这样的人大多数在48就是临时的,公司似乎已经不在意培训的花费了。

这都是不符合正常的市场逻辑的,对于毕业后的影响,好像已经设计好了从业路线,成员直转staff?

(不过有一些成员转staff只是学习经验,要是能力过关了,能跳一些自己觉得更高的更认可的48平台也是秒跳。)

势必还有不少人完全缺席第四季。·

三期的招聘我也不是打脸,一个团队生生不息自己都怕了吧,不清楚具体的招人情况,但是推荐成功提出奖励10000块其实也是走投无路了还有各团招人的情况,可以用不乐观来猜测。

招新起码表示不是收缩战略

事先保守,不是跟48硬干了。打算修身演戏

也算是明智之举了

第二季本身很急着上第二季,公演很贵也买不了2部,然后就一部走天下。其实是在漠视粉丝的需求。

这些地方都是不具有竞争力的。

而且你看丝芭的直播客户端招新影视游戏布局 留存越来越深只会越来越慌,都成了追随者

现在只剩下一场也是,

基本就是放出几种信号

1.要收缩线下减少粉丝的影响力,

减少剧场的束缚,不作为剧场模式。不把剧场当作主要的吸粉模式

理由:剧场进步不大,入不敷出,公演直播,保安工作人员各种开支巨大

吸粉效果不显著,粉丝不好操控,没有足够的意识

做偶像要做10年计划,退一步可以认清自我

反例则是:偶像这种行业是真正的退一步则人去楼空,或者说粉丝是很难填补,

他们要么沉迷要么就找其他办法沉迷了。一旦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周日没有公演就去其他地方看公演了。包括之前年初长假也是本身就是一种机制,就是一种定时召回机制,包括全勤基本也是属于这个范畴。包括大家会在周末去剧场本身就是一种习惯,如果没有足够的维持就会导致粉丝会开始寻找新的兴趣点。

我是不会认为运营连这点也没想通的,可能是出于其他条件的考虑。比如战略调整和转移。做偶像势必做了各种研究比如人性投射等都是。

但是这个也是我对运营的诟病之处,大家都执着于形式,没时间去做正确的事。或者任由机会错失,只要拍拍屁股走人就可以了。

至于现在偶像真的不成熟就算是被炒了也有很多公司要来挖你们这些有过从业经验的运营,所以我倒是觉得有些人其实不去做正确的事一方面是因为见识到真的难走,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口碑为了日后走的轻松点而没办法当作事业来做。

至于从运营的角度,如果不考虑营利就不可以生存,不可以生存也就团体很难继续存在。

所谓氪金其实就是支持偶像,其实是很自然的事。只要是运营倡导的正常的消费都不应该拒绝。

考虑营势必要剥削成员的价值,在不怎么红的时候要利用粉丝对偶像的喜爱消费来压榨粉丝。

培训之类的也不是天使降临还发工资,这点不如丝芭有觉悟

2.人员不足,需要大量出外务。

3.提票价需要

4.第四季公演更换需要

刻薄的评价外务情况,

者第一季很多人好像在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比如队友情团体利益什么的,到头来那些对大家都好的东西却没有落实

总想说第一季其实气氛是最好的,但是没有做到最好。

无论是不是

考虑粉丝留存的问题还有粘度问题作出的决策

我有一些前提就是因为如果不怎么推个人 我会更希望团体能够朝向先吸粉的方式,而不是先强调努力(努力是必修课),这个其实强调个性更重要。但是大家都不想当婊子,所以都安静如己。

其实原先一直也是为运营说话的,或也说了不少粉丝总是无条件批评运营。太过于据理力争,现在

或者出于个人利益​。

是出于外务还有人少的考虑。说明是在放弃线下的粉丝策略,这未必不是好的。招新也是

模拟隔壁的 其实人数基本足够的,能保证9人公演

即使晚点出公演票务 只有一场也是可以理解的

减少公演即使不提升质量其实际价值也会提高

所以用此来提价是不错的不过设计的1931票价就有点混乱了。

第四季的票宜​再谈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7-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ld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