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屋记忆(一)

老屋记忆(一)

作者: 三合燕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9-20 23:27 被阅读0次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那些童年记忆总是经久不忘。

最近总是想起小时候,家乡的一点一滴。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越发清晰。我仿佛回到了过去,看到了小时候生活过的一切。

很多次都想写写老家的房子,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起笔,不知道如何写才好。回忆起来,记忆是那样的清晰。仿佛我能记得小时候的一切生活点滴。

我记得老家房子的全貌,它的一砖一瓦,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我们家住在一个半山坡上,出门就是一个很陡的山坡。房子的院坝是用石头和土垒起来的。一般是用石板铺好,一半是用土填平。那个时候没有钱买沙子水泥,所以院坝也是高低不平。

老房子是由四间屋组成,奶奶,爸妈,我和弟弟住在里面。有一半墙上土墙,另外的是自己爷爷奶奶们自己窑里烧的黑砖,瓦也是自己烧的。爸妈的新房既是卧室又是会客厅。大概五六平方的样子,放了一张一米二的床,是我妈的陪嫁品,外公手工打造的。还有一张写字台,写字台有三个抽屉,两个柜子。一个抽屉是爸爸的保险箱,常年上锁,所有的家当几乎全部都在里面。中间是一个比较长的抽屉,放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有一个抽屉放粮食。两个柜子一个是放爸爸干活的工具,一个是放干面条等吃的东西。写字台并不是写字的,而是电视柜。写字台上是放电视的地方。在我的记忆中,这个写字台上总共放过好几个电视,由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有放过VCD,DVD。小时候最喜欢到这个房间来。但是从有记忆以来,就很少到这个房间睡觉。因为床太小了,我要么就在隔壁的堂屋里和弟弟睡觉,要么就跟奶奶睡觉。如果爸爸妈妈有事晚上不回家住,比如外婆家有事,一般都会提前过去帮忙。那我和弟弟就会兴高采烈的睡在爸妈这个床上,因为全家就这一个床上有床垫,还有电视看。在这个房间睡一晚简直要幸福死了。这个房间还有一个立柜,一个灯柜,一个矮柜和两口木箱,这些都是妈妈结婚时的陪嫁品,都是当时的木工打造的。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只有几个平方的房间放了这么多东西之后,几乎没有多少多余的空间,只有勉强走路过去。

再说说堂屋。这也是我们真正的会客厅,餐厅,取暖室,储藏室……这个房间真的是多功能房。房间比主卧大,有两扇门,两扇窗。房间里放了一张小床,一个大粮仓。冬天就是在这个房间烤火,爸爸每年会架起火炉,火炉旁放一个餐桌,还可以放一个小桌子,上面放电视。因为冬天就这个房间最香了。夏秋季节,这个房间就是收粮食的地方,母亲还养过几年蚕,这也是养蚕室。

奶奶单独住一间房。我长大后放假回家也就跟奶奶睡一张床上。这个房间就是奶奶的一切。奶奶房间外面有一个小胡同,是连接我们家和二伯家的通道。过了这个通道就到了二伯家。奶奶房间没有窗户,只有房顶上有一个玻璃瓦,所以白天也很暗。奶奶的床是最原始的那种有框架的床,常年罩着蚊帐,蚊帐上面盖了一片油纸。有一个床架,上面可以摆衣服,除了一个木头箱子,奶奶的衣服几乎都放到这个床架子上了。床边上有一个翻盖小柜子,小柜子旁边还有一个高一点的柜子,柜子上面摆放着一个木头箱子。这个箱子除了放她的衣服之外,还有一些她认为的宝贝都放到里面,所以也是常年锁上的。奶奶的房间是有一个阁楼的,房间里有一个梯子,可以上到二楼。二楼上可以放粮食,工具等。我记得奶奶年纪已经很大的时候都可以爬上去拿东西,因为爬了很多年,非常熟悉。另一边还有一个大木桶,是杀猪用的。平时就用来储存粮食之类,等到过年杀猪需要用的时候,就把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将桶抬出房间,泡上几天。那个小胡同地上还有一个地窖。家里的红薯土豆之类都会放到里面保鲜。

再说说厨房。我们叫厨房为灶房。我们灶房还挺大的。有一个五口锅的大灶,一家人一年四季都是在这里生火做饭。最外面的那口锅是我们一家做饭的,中间的锅是奶奶用的,里面的是给猪煮猪食或者过年蒸馒头用。转角有个连着烟囱的小灶,可以放小锅,炖肉之类。在里面还有一口锅,平时几乎不用,只是到了酒席的时候才会打理出来用。

还有一石头水缸,那时我们一直是挑水的,家里所有的用水都是需要去旁边的水井里去挑水。这个水缸也是承载了我很多记忆。经常水缸里的水见底的时候,我就会很着急,很担心。水缸里的水满上,我就会特别安心。有时候爸爸妈妈没在家,奶奶会去一点点的挑水,我放学回家也会去挑水。水缸上有一个木头盖子,一半可以掀开,煮饭的时候就把一半盖子拿起来,放到另一边,不用了就要盖上盖子,因为怕有灰尘甚至老鼠掉进去。水缸两边分别有一个泡菜坛和一个酸菜缸。这两样东西可真是宝贝,我的童年味蕾就没有离开过他们。一天不见,就食不下咽。

另一半还有一个案板,很大的那种,开始就一块板,后来请人做了碗柜。平时切菜,擀面,蒸馒头包子之类都在这上面。案板的旁边是一台石磨,用来磨豆浆的,夏天最喜欢的就是来一碗酸菜豆花稀饭,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还有一个手摇压面机。小时候没钱买面条,几乎所有的面条都是自己压的。我都不知道压了多少面条。

这个灶房不是平的,是有一个斜下去的破,进去的时候有一个很高的门槛,再踩到一块石板,再走到地上。地是用土填平的。房顶就直接是瓦,灶门口是地势最低的地方,每到雷雨天气,灶房就很容易进水,漏水,所以灶房也经常是潮湿的,灰尘也很大。

这就是小时候生活过的老房子的全部面貌。在不远处还有猪牛圈和茅房。虽然写的是断断续续的,但是脑子里却记得十分清楚,老房子的里里外外,一砖一瓦都清晰可见。房子旁边后面有什么树,每年的季节变换,太阳的移动,我都记得很清楚。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老屋记忆(一)

    1 人的记忆有时很奇怪,一生中有很多重要事情,我都记不太清了,但是两三岁时的记忆,却至今犹新。 可能那是为数不多的...

  • 老屋记忆(一)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那些童年记忆总是经久不忘。 最近总是想起小时候,家乡的一点一滴。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越发清晰。我...

  • 老屋

    记忆里的老屋 再也不曾出现 老屋消失了 是被拆迁了 老屋只能停留在记忆里 原先总担心老屋会坍塌 所以对老屋恨之入骨...

  • 老屋记忆

    往日时光-额尔古纳乐队 “十八岁以前,我在这里的记忆是,母亲坐在织布机前忙碌,父亲拿着一把锄头,汗水湿透衣襟。我拿...

  • 老屋记忆

    老屋承载了父亲的父亲(爷爷)一生的时光。爷爷含辛茹苦的养育了父亲兄弟妹六人,以至于后来爷爷积劳成疾早早就离...

  • 老屋记忆

    老屋原本是一座四合院,是姥爷家祖上的宅子。坐落在山清水秀之间,俯仰即是大地星空。它在这里矗立了多少年,我不清...

  • 老屋记忆

    时间像个负重的旅行者,在生命这座山上步履艰难地爬行,当它回头的时候,身后一串被风沙湮没的脚印会显得异常斑驳,难以辨...

  • 《老屋记忆》

    青砖红瓦的老屋 是我追寻生命之源的归宿 在那里 有温暖无比的甜美心房 也有撑起天地的坚实臂膀 更有记忆深处一直珍藏...

  • 记忆老屋

    文‖云飞扬 老屋的门挂上 留着我踮起脚尖摸到的印记 在走过的日子里 深深的悬挂成永久的记忆 门上的大锁 把我的昨天...

  • 记忆•老屋

    乡下的房屋现在都很亮,机器成型烧制的青瓦,外墙或粉白或套黄。远离城市的喧嚣,空气清新的乡间别墅,足以羡煞住豪宅的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屋记忆(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ov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