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有一点关于“共识”的思考,有些碎,今天想尝写一写,看看能不能写清楚:
1. 共识是很贵的。
2.我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参加很多场面试,其中有一轮叫“无领导小组讨论“,每一场都很混乱,我当时觉得应届生没经验,所以乱。2年后,我作为面试官去做校招,面试之前,所有的面试官被培训,扮演面试者,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让我意外的是,这帮工作多年的人做无领导小组讨论,场面混乱程度和应届生没什么不同。那是我对“共识很贵”的第一次强感知。
3.品牌是一种共识,很多品牌更贵,是消费者分摊了建立这种共识的成本。
4.团队文化是一种共识,很多时候能降低达成其他共识的成本。
5.比特币每年消耗了很多电,有人因此诟病这种共识机制,我恰恰觉得,这是“共识很贵”的客观反映。
6.共识不一定能带来价值,但是能带来价格。比方说,算命和风水,有没有用我不确定,但信得人越多,就会有好的价格。
7.基于上面一条,有些加密货币即便没有用,只要用户够多,也会有价格(不一定是价值)。
8.因此我买了一点有名“空气币”EOS(没名气没法形成共识),假如我以上的思考是对的,那么即便没什么用处,只要有足够的“用户”,将来也许会有个好价格。
我对上面的思考不是完全有把握,但我知道只是“想”没什么用,要践行。于是我花了点钱买币,并且写下这条微博,让时间帮助我检验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