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你看了吗?
看剧名是不是觉得有点温馨有点甜?
再来观剧情──
从苏母去世后,这一家看似平静无波的生活被打破。苏明玉就是那一颗被投入静水中的小石子。
“我早已不是苏家人”,是苏明玉最常说过的一句话,可是这种融入骨血的亲情关系真的完全可以脱离吗?
苏明玉用行动告诉你,真的很难!
苏母离开,明玉花了40万安置墓地;
苏父将去美国,带他去商场从内到外置办新衣;
大哥失业,悄悄托人提供工作机会;
……
明玉渴望亲情,渴望回归,所以一次次对家人慈悲与温柔,
而那些所谓的亲人,却一次次伤害着她。
首先,来说苏父--苏大强
妻管严+作精+自私
小时候,明玉与苏母发生矛盾,作为父亲,本应该发挥调和剂的作用,可是苏大强,一点也不强,不是借着上厕所,就是看报纸逃离现场。间接导致明玉与苏母的矛盾日益膨胀,最后演变成与这个家彻底决裂。
苏母去世后,苏大强暂住明成家,本以为会上演一场保姆式好父亲的催泪大戏,可是被压抑许久的苏大强作精附体,啥事不管,还不令人省心。明成夫妇尽心尽力的照顾着,他却打电话告黑状,说虐待。
明玉与明成闹到要对簿公堂时,作为父亲,是最应该也是最有资格出来主持大局的人,来看看苏大强,仍旧像以前一样,逃避、自保!
就像明玉说的,但妨以前你为我说过一句话,这个家也不会变成这样。
父亲在家中的位置真的很重要。这个头衔不是虚设,必须要灵变的发挥作用。妻管严可以,但也不是弱到连原则性问题都没主见、没声音,在家里一地鸡毛的时候绝对要出来主持大局。长年的压抑生活,导致了苏大强遇事只求自保的个性,可是在苏母离开的时候,苏大强依旧没有清醒正视自己的软弱与自私,反而将这种气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到儿女身上。反正,看着气不打一处来!
大哥--苏明哲
学霸式缺陷人格
苏明哲乍一看光环加身,名校毕业、名企工作、定居美国,这种高知形象给人的感觉就是双商极高,能搞定一切的感觉。
可是别忘了,苏明哲出生于贫寒家庭。贫寒孩子的自卑与知识分子的清高一旦融合,就会造成缺陷式人格。
苏明哲就是这样,好面子,充大个,有一份厘清全家琐事的心却没有那个能力,没有能力就算了还死要面子,不惜以降低妻女生活质量来满足个人虚荣,这样的男人,想想挺可怕!
在明成与明玉矛盾升级到至高点时,这个所谓家里的老大,也没有拿出该有的气势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自己的小家矛盾重重,更何论将苏家这个千疮百孔的大家恢复和谐,关键是他自始至终都以为自己可以解决这些麻烦。
二哥--苏明成
啃老+人狠话多
苏明成啃老,而且啃得心安理得,家里条件明明不好,依旧坦然地享受着老母亲的贴补。在苏母的娇惯下,成为了一枚“妈宝男”。
我相信骨子里的明成是温暖、善良、可爱的。你看正能量、乖巧懂事的朱丽也不会选择他呀!你绝对无法将在朱丽面前的那个暖男,与对明玉破口大骂,打至骨裂的那个暴躁男联系在一起。
他将最好的一面给了爱情,却用最黑暗的一面伤害着自己的至亲。父母的偏心他无法掌控,但是最起码可以给妹妹最温暖的安慰。不知道为什么,明玉仿佛扎在他心口的一根刺,他用扭曲的价值观理解着明玉的任何行为,也造成了俩人矛盾的雪球越滚越大。
按照一般剧情走下去,这一大家子应该会冰释前嫌,其乐融融。只是站在明玉的角度,我反正很难去原谅与释怀。
那些落在心里的一言一语,那些因某些自私愚蠢行为造成的后果,都不是幡然醒悟的歉意可以冲淡消散的。有些人会说,亲人间没有什么过去的啊,但是在伤害这件事上,我想说不分亲疏与血缘,不要再道德绑架那些受害者。
原生家庭的烙印深深印记在明玉身上,你看她遇到喜欢的人,即使喜欢也理性地保持距离,她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畏畏缩缩,怕被最爱的人再伤一次。
如果原生家庭千疮百孔,应该怎么办呢?
我不知道。
认命、逃离、反抗?
每一个词背后都很沉重,我不想那么轻易的将这份沉重传递。
你看樊胜美,终究不是也没能逃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