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来,看到你在朋友圈发的一句话:“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虽然不知道你具体说的什么,可当我看到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莫名的难过,好想做你的倾听者,想听你的述说,可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从何说起。前两天,看到脱不花的一小段经历。有一次,脱不花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个大和尚对她说:“修行不是为了躲一个清净,修行的基础是精进与担当。做事也是修行,商业也是修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修行者,直到最近才发现,原来自己一旦遇到点事,便经常躲避,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熬夜看电视剧,因为那样做不需要思考,也不用面对,可以蜷缩在别人虚构的世界里,静待时间的流逝。
一、虚构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
在《人类简史》中,赫拉利认为,人类跟其它高等动物,比如黑猩猩,其实在个体上没有太多优势。人类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就是能够群体合作,而人类之所以擅长群体合作,是因为人有想象力。其他动物都只能活在客观现实中,但人却可以同时生活在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这两个“双重现实”中。小到班集体,大到国家,这些都是我们想象中的共同体,也就是说现实中原本并没有它们的存在,它们是人利用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虚构的概念。而当虚构出的概念得到大家的认可时,它们便有了生命,有了凝聚力,有了存在的意义。
二、虚构比真实重要
如果一切都只是现实的,那么这个世界可能就是冷冰冰的,现实中的关系可能只是简单的条件反射,机械而呆板。所以,我们需要不停的给自己讲故事,不停的自我“欺骗”,给自己讲一个好的故事,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为行动注入精神动力。故事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真实度,而在于它能够为人生提供意义。现实因为虚构,才显得人性化,才有了意义。
三、什么是幸福?
我们经常询问自己:“什么是幸福?”,幸福因人而异,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而那不就是虚构出来的么?可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他所追求的东西,而这主要取决于我们想给自己构建一个怎样的故事,不敢想的人永远只能被动的活着,敢想而敢干的人才能一直走在幸福的路上。我们直接追求的可能并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把自己置之度外的时候,所获得的副产品。
现实的世界,哪是爱憎分明啊,明明是爱恨交叉,还夹杂着淡漠黯然,同时还充满不确定,而我们只不过是按照各自的人生信条在行事,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罢了。
一个不擅长“欺骗”自己的人,肯定也很难凝聚他人,形成共同体,一起奋斗。而可悲的是,我似乎便是这样的人,尤其在某些方面……
那最美好的年华啊,似乎已远离而去了,开始变得畏首畏尾,既不敢想,也不敢干。有时知道太多反而不好,因为如果一开始便知道很难,我们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选择开始。或许大人更需要点情绪化、非理性的东西。正如某句话所说:“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确选择,我们只是不停地用行动去证明当初的选择时正确的”。坚持有时比选对更重要!
万老师说:“人生本来就充满矛盾。尝试与坚持是矛盾,故事与现实是矛盾,风险与稳定是矛盾”。(这次写的有点杂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