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号称能“算命”的测试,普通人需要做吗?

那些号称能“算命”的测试,普通人需要做吗?

作者: Phoenixtv生命密码 | 来源:发表于2017-12-23 10:16 被阅读0次

    几千年来,人们通过绘画、雕塑、书写、口述,记录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试图弄清: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现在,通过一个简单快捷的基因检测,我们就能知道自己的身世,甚至知道更多身体的秘密。在网上搜索“基因检测”,会跳出来各种各样抓人眼球的检测项目:运动能力、音乐天赋、疾病预测……究竟什么人需要做这些检测呢?检测的结果值得相信吗?今天的《生命密码》,就让小编为你展示一下,基因检测的方方面面吧~

    ▲本期对应视频

    本期嘉宾信息

    陈芳,博士,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母婴健康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吴一龙,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荣誉所长,国家癌症质控中心主任。

    金力,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

    这些检测,宝妈们不要错过!

    前两天的节目中,我们跟随生命调查员韦葶一起,见识了基因的奇妙之处——它不仅能“算命”,帮我们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祖先,还能对一部分癌症起到很好的疗效。微小的基因里面,其实蕴藏了很多很多我们未知的数据。

    目前,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基因检测的产品,而且都是有分门别类的。那么,这些产品是以什么为依据,提供给哪些人群使用的呢?陈芳老师告诉我们,DNA承载着我们的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本源,所以它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比如说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概括起来,它和我们的衣食住行的相关性很大。基因检测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临床应用的检测,也包括五花八门的各种趣味性检测

    陈老师说,目前华大提供的基因检测也有很多种。比如,在妇女儿童健康这一块,有产前的基因检测,也有新生儿的基因检测。对于孕妇的一些疾病,比如妊娠期的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像肿瘤、大型疫情这样的重要疾病,基因检测的作用就要冲在前面了。

    那么,这些检测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就是抽孕妇的外周血,去查胎儿患上比较严重的先天性遗传病的情况。事实上,如果患有某些特定遗传病的话,小朋友是无法出生的,或者在分娩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会死亡。在疾病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在早期进行检测,早诊断、早干预。

    陈老师告诉我们,我国去年一共有1768万的新生儿。根据卫生部2012年的卫生防治报告,其中出生缺陷发生率是5.6%。所以算下来的话,带有各种出生缺陷的小朋友,每年将近要新增90万。出生缺陷有很多种,包括先天性的心脏病、多指、少指、以及一些先天的两性发育疾病等等,有一些是可以治愈的。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比例会不断增加。高龄产妇生育缺陷儿的比例接近10%,这些孩子都可能与遗传性疾病有关。

    目前,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还有女性的宫颈癌的HPV筛查、还有新生儿的耳聋跟遗传代谢病,都是普及度比较高的检测类型。为了更详细地为我们讲解,陈老师还向我们分享了一些宝贵的数据。

    在这些数据和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无创产前检测的孕妈妈在各省市的分布。这个数据量是在全国各省市每天实时更新的。可以看到,广东省目前的分布量是最高的。

    说到原因,陈老师告诉我们:由于华大在广东省,所以相应的推行力度会比较大,另外政府也给予了很多支持。比如,前五年的时间里,深圳市的政府市长专项基金就资助了他们的一个科研项目。今年5月,这项检测正式纳入了深圳医保。

    在韦葶和陈老师聊天的时候,屏幕上显示无创产前诊断,已经做了2627793人了。如果能全面普及,一定是意义深远的一件事。

    普通人有必要做基因检测吗

    跟陈老师展示的项目不同,韦葶做的基因检测似乎更有娱乐性。即便如此,当她看到其中的遗传疾病和健康风险这两项时,还是会有一点担心。一般来说,像比较健康的普通人,到底需不需要做基因检测呢?

    吴一龙老师告诉我们,当我们面临的只是一个概率事件,而不是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的时候,是不主张去做所谓的基因检测的。但是患病之后,为了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某个基因改变,就很需要做这样的检测了。

    在今天,在精准医学中有几个领域是做得比较好的,比如出生的缺陷。很多时候,这种缺陷在基因改变之后,在母体里面就能够检测到了。对于这种情况,医生是非常鼓励大家来做检测的。比如,“唐氏综合征”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但是,吴老师提醒,我们是研究基因跟疾病的关系,而不是研究基因与“会不会得病”的关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说,我们可以对一个群体说:“你有40%得癌症的风险”——这里,40%的几率是相对于这个群体来说的。但对于其中的一个人来讲,是没有40%的说法的,而是“要不就有、要不就没有。”从医学上讲,40%的患病率已经属于比较高风险了,但是依然有60%的几率永远不得癌的。

    吴老师告诉我们,目前来说,所有的检查都是低于50%的概率的。所以,自己是反对随意去做这些检查的。无论我们是坚强也好,软弱也罢,一般没有患病的老百姓,是不必去检查的。

    无论我们讨论的是犯罪、心理特征、精神疾病、还是完全正常的人类特征,比如政治倾向、酒精敏感度等等,基因都不是其中的原因或基础,而是导致以上这一切的潜在因素。可以说,基因不是全部的命运。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于基因之间的复杂作用、环境因素,或者再加上一点坏运气导致的。所以说,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都很重要

    商业检测是与非

    人的各种各样的特征,跟基因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知道的实际上是非常少的。当然,跟过去相比的话阿海是越来越多的。这种联系叫做“表型”,而基因的突变则叫“基因型”。金力老师告诉我们,基因型和表型的联系不是“一对一”的。

    绝大部分的表型,尤其是我们常说的,是否聪明、身高多少、是否肥胖、是否容易得糖尿病、心脏病……诸如此类的对应,实际上是非常微弱的。当然,一些商业公司,希望让他们的顾客被这种“预测未来”的可能性所吸引。但是说实话,目前想要做出很准确的预测,还是很难很难的。

    金老师告诉我们,在一些西方国家,有一个行业叫“遗传咨询”,也会有专门的“遗传咨询师”。但是,目前在中国还没有这个行业。受众去做了基因检测以后,能够得到一份相应的报告,但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的专业人员去帮忙解读的。所以,仅仅从字面上说有什么风险、或者没有什么风险的话,受众有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商业上的基因检测,报告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的知识,另外一方面是数据库而目前来说,针对中国人群的、能够连接起基因型和表型、疾病和基因变异的数据库还是很少的。实际上,相关的数据是严重缺乏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检测结果,有可能是基于欧洲人的数据库作出的。

    我们拿到手里的报告,能看到的实际上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基因组的特征,这个很多非专业人士看不懂、也不感兴趣的部分。真正让人感兴趣的是第二个方面,也就是报告的解读,但它本身也是存在问题的。

    金老师强调:了解这些基因无法决定的事情,和了解基因能决定哪些事情是一样重要的。因此,盲目进行基因检测是不可取的,基因没法告诉你,孩子会有多聪明,擅长哪些运动,会患上哪些疾病。

    本期结语

    目前,人类对于基因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但如果有一天,这种探索走到了尽头,所有的未知变成已知,我们甚至能够随意改变自己的基因,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漂亮、更健康、更长寿,那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号称能“算命”的测试,普通人需要做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vf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