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隅宁静过五一

一隅宁静过五一

作者: 一颗小米粒 | 来源:发表于2023-05-02 06:06 被阅读0次

    过五一假期,有几种选择方式:在岗奉献发热;在家休养生息;外出旅游玩耍。或者兼而有之,值值班、玩一阵、休息一天两天。网上说这个假期会有2.4亿人出门旅游,其中肯定没有我,值一天班,再回老家分别看看老人,其余时间便是宅家,这是长假常态。

    对我而言,假期旅游是件痛苦的事情。孩子小的时候,为了让她见见世面,不得不在假期中东跑西颠去各大风景名胜区逛逛,但看过的景色现在全无印象,我好象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满脑子里剩下的只是累和烦,还有恐惧。

    比如,某年十月一去上海世博会,记忆就在我们在无尽的回字形栏杆里穿梭停留,还有在不同的场馆中奔忙,只为了打卡盖戳,脚发麻腿胀痛,爷俩拽着我往前走。因为旅行团给的自由活动时间短,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看看多个国家的风情。

    某年国庆节去云台山,在峡谷中人人如三明治般紧贴着,怕栏杆不结实会掉进山沟里,所以护着孩子走在靠山壁的一侧,原本二十分钟的路程,整整俩小时才走出去,什么水啊山啊啥也没看到。第二天游览某个山头,出来时太阳刚下山,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才有车坐,远远看到公交车来来往往就是排不到自己,灯光下人嗡嗡烊烊往前拥,武警战士努力维持秩序,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大声喊叫,让把小孩子们全部接到栏杆外的空地上,怕出现踩踏事故,那时不由得让人惊出几身冷汗。

    暑期带孩子去厦门游玩,到了鼓浪屿又是人从众,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能看海的位置能参观的场馆全都是人头,晃得眼晕。

    在某个假日突发奇想爬泰山,结果就困在了台阶上,抬头看是一片后背衣襟,往后看是乌压压的头顶,左挨右挤,上不去下不来。一步步挪到到中天门,想坐公交下山,游客早已排出了好几里地。

    ……

    现在更甚,简直是全民出动,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去,不在于看到什么,只在于到此一游,走走便是释放压力、调整生活,只要“我来过”即可。疫情之后的标准更低了,能出门喘喘别人家的空气就好,在家太憋屈了。

    于是乎,所知道的大大小小景区都人满为患。看景变成了瞧人,旅游的体验感极差。旅游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是行万里路、见万般景,一个在美景中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而今意义全无,火烧屁股一样急急忙忙,应付任务一般了了草草,匆匆来匆匆去,只是为了打一下卡,拍照留念全是大合影。

    如果古人们生活在今天,还能触景生情、寄情山水么,还能写出如《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石钟山记》(苏轼)《醉翁亭记》(欧阳修)《小石潭记》(柳宗元)等的千古名篇么,我觉得基本是妄想。面对如海人潮,心情、意境皆失,再好的心性也难产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我心目中最好的旅行方式,是在随意的空闲里,走走停停,不赶时间,不限地点,喜欢一地就多呆些日子,慢慢探究此处的风土人情。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落。就是一个慢字、一个品字,自由自在、不急不燥,随性而走、肆意而行。

    当然,各人性格不同,有人喜欢热闹,越人多的地方越想去,在家里闷了三年,总得沾沾人气。不在于看多少景、受多少累,甘愿辛苦并幸福着。有人喜欢宅家,不为一觉睡到中午,在一片喧嚣中就想找一块寂静之处,做点自己的事情,独处并享受着。都是自己的选择,各得其乐,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自己喜欢就不是浪费时间。

    我现在看到人多并不排斥。这说明人们手里还有余钱,还满怀着对生活的热爱,还愿意让人生多些调剂,是人间烟火气的写照,只是自己实难融入。

    各人各缘,我不强求自己。也许要等到退休,才能说走就走,找一个合意的地方怡然自乐。

    不做过多设想,目前只想呆在家里,无言其它,安心去读一本书写一篇文做一道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就像陶渊明一样,在闹市中寻一隅宁静,养心养性,悠然自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隅宁静过五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wn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