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而为人,总会在忙忙碌碌的生存意志之外试图赋予生命一些新的意义,都想知道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怎样把这短暂的一生过得幸福且美满。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这本书用叔本华自己的话讲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的一门艺术”。这本书是叔本华晚年的著作,也是他从寂寂无名到享誉全球的转折点。
叔本华出身名门望族,父亲是欧洲著名银行家,很早就死了,叔本华顺利继承了父亲的遗产,所以他的一生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生计,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哲学的道路上辛勤耕耘。叔本华的母亲是德国很有名气且乐于交际的作家,在这样那样的社交活动中叔本华和欧洲文化圈子的上流社会无缝接轨。说大叔的身世是因为他的“人生智慧”大多也来自个人基于人生经历的感悟,他的出生优势使得他的有些“智慧”并不具有普遍性。
叔本华从小就性格孤僻,喜怒无常,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以致后来隔阂越来越深,最终断绝了母子关系。在大学当老师期间他公开和前辈黑格尔叫板,故意把课程排在同一个时段,看看谁的课堂上来听课的人更多,结果大叔的课堂没几个人过来听,黑格尔那边却爆满,叔本华不得不停课。
性格孤僻,极其讨厌社交的大叔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从逻辑学的角度,这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但是,这个世界上孤独且庸俗的人比比皆是,孤独是一种理性选择后的自我享受而绝不是怀着酸葡萄心理强力构建起来的虚荣和虚假优越感。当然,积极地与人交往也不见得有多庸俗,关键是我们在这样的喧闹中有没有保持原始的真我,有没有为了迎合别人而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丧失自我的事。一生并不很顺利的大叔在晚年回顾过去的时候,除了自身性格带来的局限性,有些东西已看得非常通透,大叔煲的鸡汤值得一喝。
一、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以及人所展现的表象。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叔本华认为主体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主体不同会导致对客体的看法不同,“就算处在同一样的环境,每个人也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内心是否幸福的是这个人的自身内在。我们追求幸福时应做的是对自己的身心多加保持和改善,拥有“健康的身体 + 健康的心灵”,而非一门心思去占有身外的财产和荣誉。当然,财富对于人来说是必须的,因为它能满足人类的种种需要和愿望。而一个人是否在财产方面得到满足,并不由财产的绝对数量决定,而是由其相对数量决定,也即由这个人期望得到的财产与实际拥有的财产之间的关系决定。人应该拥有财富,但不应过分的追逐执迷于财富,而是善用财富,让财富给自己以自由,让自己完成自己想干的事。
叔本华认为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过分看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样子,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和愤怒都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有关,我们的嫉妒和憎恨也大都出自此根源。别人的看法只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产生效果,对我们并非直接存在,而是间接的存在,对我们自身也不能起直接的作用。但人类不能单独生存,只有生活在群体里时人才能有所作为。群体之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一个人若想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在这多方面的关系中得到别人的信任,亦即获得别人对他的好的看法。因此,只要我们和他人生活在一起,他人的看法就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别人的看法对我们有较高的价值,仅仅是因为其能带给我们好处,能使我们幸福。因此对我们来说,我们在他人眼中的表象——荣誉、地位和名声只是一种自发的、必需的自我保护手段,其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和获得好处。
在大叔看来人类幸福有两大死敌——痛苦和无聊,当你距离其中一端越远时,你距另一端便越近,而人生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或强或弱地摇摆中度过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人类必须劳作,做着些自己不喜欢干的事情,而闲暇则能让人自由地享受意识和个性所带来的乐趣,使人得以把握、支配自身,而只有自身具备某些价值的人才称得上是幸福的,所以他说“幸福就好像等同于闲暇。”闲暇之时,每个人都要返求自身,当他的内在不够充足和丰富时,就会无法忍受单独的自身。对他来说,闲暇只会造就一个无用的家伙,无所事事、无聊烦闷,他的自身变成了他的包袱。此时他的目光便会转向他人那里或自身之外,追逐于财富、社交、游戏、名声和他人。将自身幸福寄希望于身外之物,好比身体重心在身体之外,世事常变换,一旦我们失去这些身外之物,或者对这些东西的幻想破灭,那么我们所谓的幸福也就烟消云散了。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孑然独立,要想幸福就只能从自身内在求得。
我们的心中只有自己,眼中却只有别人。每个人都脱离不了主体的“我”;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智力去明白和理解他人;而且从根本上来说,除了自己,我们不会对别的事情感到兴趣。眼睛只能向外看,却不能看到眼睛自身;人背负自己的身体不感觉沉重,移动他人的身体却感觉到重量;同理,每个人都不会注意到自身的缺点,却只会盯着别人身上的缺点。
二、人生的各个阶段。 生命开始之初,生活是漫长无尽的将来;生命将终之刻,生活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过去。而这中间的生活跑到哪里去了呢?因为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将所有无关重要的和不愉快的事情都从我们的记忆中筛掉了,曾经我们以为自己不会忘记的事情也大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了,所以回忆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而人生就显得短暂了。“我们学到的东西要温习,过去了的事情需要回想,只有这样,这两者才不至于慢慢沉默于遗忘的深谷。”
造成青年人不幸福的原因主要在于青年人对幸福的追求。年轻的我们坚持认为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觅到幸福,年期望自己的一生是一部趣味盎然的小说。可惜当希望持续不断地落空时,我们才开始认识到人生的空虚和可怜。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与期盼的生活完全不一样,而我们只能把无处不在的人生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
人的前半生是对幸福的苦苦追求,后半生则是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担忧。老年人会意识到所有幸福都是虚幻的,只有苦难才是真实的,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
“我们在童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对事物的接触和经验构成了以后所有认识和经验的固定典型和类别,以后的人生认识和经验都会被纳入既定的类型。”年轻的我们总是以为人生中重要的人、事、物会在重要的时刻大张旗鼓地出现,但到了老年却发现这些都是悄无声息、不经意地从后门进入我们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
…………
其实,仔细读完《人生的智慧》,再想想叔本华的一生,我们大概也能明白这样一些道理。从世俗的角度看,大叔早年丧父,与母亲断绝关系,教学事业受挫,学术遇阻不前,最后在法兰克福度过了最后寂寞的27年,他的一生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幸福的,但是他一定是在内心深处构筑了一件安放灵魂的宏伟建筑,从而使他获得了心安理得的幸福。
合上书本,感觉大叔想说的也就是两句话“好好锻炼身体,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努力活在当下”,不管是我们的健康,还是友谊,一定要格外珍惜,不要在失去了某物之后,我们才知道它的价值。归根结底,大叔想说的似乎跟网络上那些泛滥的鸡汤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不同的是大叔这里有对人性的解剖,有分析,有推理,有方法论。有句话说得很好“你懂得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明白人生的智慧是一回事儿,而懂得用人生的智慧去生活更需要智慧,就像一个人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的锤炼中才能变成相应的技能,我们大部分人都停留在第一阶段,很少有人有足够的智慧充分利用人生的智慧来过完自己的人生,这才构成了我们千姿百态的人生,构成了我们不完美,有遗憾,却独一无二的人生。
所以,幸福就像一个传说,每个人读到的部分不完全一样,但一样的是我们“趋利避害”的本性。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似乎永远没有正确答案,但是在如何尽量避免、减轻人这一生所遭遇的痛苦上我们有最广泛的共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