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在玩耍时不喜欢扎堆到人群里,这种孩子被称为孤僻,胆小。
这是一类孩子,不是个例。
先来看看什么是孤僻,喜欢独处且行事与众不同也不接纳外界的人视为孤僻,这样看来,不喜欢扎堆的孩子显然不一定是孤僻。
那是胆小吗?一说起胆小,人们可能都自然而然的联系到怕事儿了,不然怎么有“这孩子胆小,怕见生人。”这句话简直是说烂了的,大街上随处可听闻的话。与其说怕生人,准确点说是怕生人伤害他。
又,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呢?如果要锻炼孩子胆大,在孩子不喜欢扎堆人群时,偏要把他往人群中带,说成是锻炼胆量的话,我认为是低效的。
进一步想,孩子胆小的原因其实是缺乏早期的观察力,或者说这孩子的观察能力发育的晚。不懂通过观察爸妈的表情和人群中的氛围来判断是周围是否安全。
令人胆小的因素很多,都由恐惧带来。上台时的恐惧––––怕出丑;考场上的恐惧––––怕考砸;黑夜不敢独自外出或呆在家里––––怕有鬼或有坏人。这些怕字背后共同原因是不相信!要么不信自己,要么不信他人。人长大后的胆小,就和观察力没太大关系了,我想应该和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
倘若手里拿着一把刀,见神杀神,见佛杀佛还会胆小吗?这把刀就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力。有了这把刀,见到谁,在哪里?做什么事?都不会胆小了。
所以,锻炼胆大不是最佳路径,提高观察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根本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