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校园欺凌”越来越受到重视。继去年的《悲伤逆流成河》以后,最近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再一次聚焦校园欺凌问题,击中了多少观众心中的痛点!
电影《少年的你》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作为一部青春多元素题材片,《少年的你》难以对“校园欺凌”这个话题展开深刻的、全面的剖析;但不难看出,影片想表达的不只是被欺凌的孩子有多惨,欺凌别人的孩子有多恶,而是巧妙地呈现了双方父母的教育方式,对欺凌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有所探寻。
校园欺凌的本质远不止一方对另一方施加暴力这么简单,而是为什么千千万万个孩子里面,施害者和受害者偏偏是他们?这背后隐含了什么?又会指向什么?
01、他们为什么要欺负别人?
电影中,家境优渥、成绩优异、长相出众的魏莱是校园欺凌的带头者,她表面上乖巧懂事,私底下却喜欢欺负弱小,是导致胡小蝶自杀的元凶。
魏莱,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她没有一丝愧疚心理。接受警察审问时,她说:“胡小蝶死了难道不好吗?”、“她不死,她妈妈怎么能拿到那么多赔偿金?”
一个青少年为何如恶魔般冷漠无情?电影不满足将她刻画成脸谱化的坏人,而是在警察调查胡小蝶死因,到魏莱家中询问其父母时,给出了深层次的答案。
魏莱母亲对警察说:“我们家孩子不会暴力对待别人的,别人可能会,但魏莱不会,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镜头不断掠过魏莱家中的奖杯、奖状和奖牌,这是一个获奖无数的优秀孩子。
“我和她爸爸给她的都是最好的教育。那个自杀的孩子或许是因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学和她开几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楼自杀了。”
警察沉默无语,魏莱做出了得意的神情。
短短两分钟,刻画了一个遇到事情先外归因,严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和同理心的母亲,她甚至可能是人格障碍患者。这就不难知道,魏莱的冷漠、自私是从哪里来。
现实中,很多未成年人犯罪者的父母可能真的是人格障碍患者,他们严重缺乏同理心和自我反省能力,孩子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出现人格改变甚至人格障碍。
最近发生的“大连13岁男孩捅杀11岁女孩”案件中,受害女孩的舅舅曾接受采访称,13岁男孩蔡某某的家属自案发后一直未露面,警方则表示,蔡某某家属不敢露面的原因是害怕被揍。
大连13岁男孩蔡某某,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生性质如此恶劣的事件,蔡某某家属却一直在回避,甚至害怕被责备,一句道歉都没有。如此逃避责任,不懂得担当和自我反省的父母,难怪会教出这么暴戾、冷酷的儿子!
再来说魏莱的父亲,他喜欢对女儿动用冷暴力,因为魏莱第一次高考成绩不理想,他整整一年不跟女儿说话。在家庭中,魏莱是受害者。
魏莱后来一反常态,跪求女主角不要报警,就是因为害怕父亲的责备和暴力。她必须成为父母眼中完美的孩子,不能再有所差池,不能令父母失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样父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又溺爱、又高压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既不懂得反省自己,又不能接受失败,心理压抑而扭曲,不但会伤害别人,到头来也会毁灭掉自己。
还有一类欺凌者,他们也曾经是受害者。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患者杨怡,她父亲忙于工作,疏于陪伴,母亲只顾着打麻将,总把孩子交给老人家和保姆。
杨怡性格内向,不爱惹事,却被7个“坏同学”盯上了,他们经常在杨怡上学、放学的路上欺负她,扇耳光、殴打、辱骂、扯头发,甚至将杨怡扔到垃圾桶里,往她头上倒满垃圾,还用手机拍了不少照片。
杨怡被这7个“坏同学”从小学一直被折磨到初中,但她都没有告诉父母。
后来,那群欺凌者还逼迫她也加入他们,杨怡曾经参与欺负过几个弱小的小男孩,将别人对她做过的事,施加到其它受害者身上。
她在欺负别人的时候,内心总是恐惧的。后来,她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学习成绩迅速下降,便要求父母帮她转学。
转学后,杨怡顺利升上了重点高中,成绩再次冲到了最前。但她的手机却收到了匿名者发来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她被扔进垃圾桶的照片,一张是她现在就读学校门口的垃圾桶。
看到这两张照片后,杨怡情绪崩溃,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中。她的妈妈便带她去看精神科,杨怡当时的情况,就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02、他们为什么不报警?
哪些孩子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对于这个问题,有过校园生活的读者们都有发言权。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或目睹过校园欺凌。
不难发现,通常情况下,具有某些缺陷的弱势群体更易成为受欺凌的对象,比如身材矮小,肥胖,口吃或者患有疾病等;又或者性格胆小、腼腆怕事,经济能力和家庭背景较差的同学也容易受到欺凌和攻击。
这些孩子被欺负了,会怎么应对呢?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默默忍受。就像《少年的你》里面的胡小蝶,长期被欺负,毫无还手之力,最终罹患重度抑郁症(更确切的诊断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堪重负,选择自杀。
《少年的你》里面的胡小蝶,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问,你怎么不找老师,不找家长啊?他们会帮你的!
这道理是对的,但真正做起来却会困难重重,非常无力,尤其是在老师无权处置,家长不够重视的处境下。
有研究者指出,校园欺凌,对于欺凌者,鉴于目前的法制,学校和家长往往只以批评教育的形式解决,无法采取其他法律措施,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欺凌者的性格特征以制止下一次欺凌的发生。
如果没有明显的身体伤痕,老师和家长就更难察觉和判断了,受欺凌者便往往选择忍气吞声。
这还是受害者选择了倾诉的,有的孩子受了欺负后,直到重大悲剧发生前都没告诉过父母或老师。
《少年的你》里面的女主角陈念,似乎是因为过于懂事,不想让外出打工的母亲担心,而且她知道母亲没有能力帮助自己。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复杂得多。
《少年的你》里面的女主角陈念,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方面,被欺凌的孩子被恐吓的话吓住了,“你如果敢告诉老师和家长,我会更加变着法子折磨你”;一方面,他们觉得告诉了父母,得到的可能不是支持而是责骂。
我在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疗中,治疗过很多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孩子,这是导致他们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是,在与他们家庭深入交谈时,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的遭遇毫不知情、印象模糊,又或者在孩子发病后才得知。他们甚至忍不住责备孩子:“当初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如果当时跟我们说了,肯定不会发展成这样!”,仿佛孩子得了病是孩子自己种下的恶果。
这部分父母反而需要自我反省,为什么孩子受了那么大委屈都不愿告诉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原因?
是因为你们没能与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方式,亲子关系往往是不良的。孩子根本不愿意,也不敢将在学校的遭遇告诉父母。
他们也可能曾经找过父母求助,但后者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人家就骂了你几句,没少块肉,这才多大点事”,又或者直接指责孩子,“哭哭啼啼像什么话,你怎么这么没用”,“人家为什么不打别人就打你?肯定是你惹事了”
很多家长是自己亲手把孩子最重要的求助渠道给堵死的。
受害者的第二种应对方式,是报复,而且是暴力报复,忍耐到了极点就要打回去,以暴制暴。
在成年人看来,这种方式其实非常危险的,如果施害方明显比受害方强大得多,那么报复的后果必然是更暴力的施虐,更加巨大的创伤,更严重的后果。
受害的孩子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后果,但他们已经缺乏理智了,“被欺负是死,还不如抱着一起死”,这更让他们的行为和情绪极端化,采取毁灭性的攻击和报复。上个月,广西中学生将霸凌者扔下四楼事件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第三种应对方式,看起来是最理性、最正当的——报警,受害的孩子报警,或者父母报警。
可是,《少年的你》透露了一个很残忍、但很现实的问题:报警也未必有用。
有研究文献指出,校园欺凌行为较为隐蔽,欺凌者通常会选在隐蔽的地方实施后欺凌,比如宿舍、上下学路上、或是监控死角。而且,对于语言欺凌和网络欺凌,更加难以取证。
电影里的胡小蝶不堪欺负,跳楼自杀,警方一开始还雄心勃勃地部署了调查,但最后因为取证难而不了了之。年轻警察非常愤慨,老警察却说,年轻人,这很复杂,这是常态。
可怕的是,除了取证难,现实生活中的阻挠因素还有更多:学校和教育局想息事宁人,减少舆论影响;施害方家长有资源,种种利益输送和施压;受害方担心事态扩大,对孩子更加不利,甚至有的家长心态不正,索要赔偿心切,对警方取证不配合……
03、法律做了什么?
对校园欺凌整治的难度,也来自法律的漏洞。我国对于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和配套办法一直非常不完善。
电影上映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在进行7年来的首度大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 。
这次修订草案将着力于解决校园安全、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等问题。比如,语言上的辱骂也可被定义为严重不良行为,予以相应的惩治,学校有权开除学籍;再比如,提出建立欺凌防控制度、建议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行为进行刑事惩治等。
可见,校园霸凌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两部法律的修改将更有效地保护“少年的你”。
但这还远远不够。我国对于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属于松散型法律规制模式,分散于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之中,并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
尤其是对于网络欺凌这一校园欺凌的新形式更是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尤其是法律和知识的普及,目前的工作仍然滞后且不明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样的行为可被定义为校园欺凌,到了哪种程度就算违法?骂粗话算不算?转发视频算不算参与?学生如何更好地留存证据,保护自己?
而且,像我上述提及的,很多受害者不是不知道报警,而是觉得报警很危险,就算对方被惩罚了,后续还会发起更大的打击报复。
尤其是那些有明显的人格改变、甚至人格障碍的青少年,一般性的惩罚、甚至收容制度只会激怒他们,在他们看来,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宽容反而成了他们的“保护伞”,助长了他们的邪恶!
就像大连捅死11岁女童的凶手蔡某某,即使舆情汹涌,大众呼吁追责,但因其未满14周岁,无法判刑,被收容3年。其父母也仅替其承担民事责任。
所以,很多社会人士开始思考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漏洞。10月26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上,一些委员就提出实际的建议:
对未成年人的严重恶性犯罪,应该考虑特别处理,不能根据年龄一刀切;
对于犯下恶性的孩子的父母,应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除了民事,也应该承担刑事责任,这样才能促使父母更加重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
而且,对于有人格障碍的犯罪者,他们的潜在危险性是不容忽视。捅死11岁女童的蔡某某明显有反社会型人格问题,虽未成年,但人格偏离的程度已经达到人格障碍的程度。
对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极其困难,药物近乎无效,他们对心理治疗的配合度几乎为零,一般心理咨询效果不佳。如果3年期限一过,蔡某某被释放以后,他很可能会还会继续施害他人,甚至报复社会。
总之,校园欺凌和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其指向的负面后果不只针对于某个受害者和受害家庭,而是整个社会。
我们现在的呼声很多,关注很多,但真正落到实处的行动还非常薄弱,尤其是优质的家庭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建设和科学教育知识的普及。
期待以后有更多的声音和影视作品能深刻地呈现,有更多针对性的法例和政策能及时跟上,为孩子心身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