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作人写给孙伏园的一封信。
闲淡、恬适,它不脱信的本质,是要与人说些事,但并不减灭了它的文学性,它的艺术是蕴于生活的。畅看这封信,幽然的情趣,滋滋生长,但它伟大之处恰在,发于生活琐事,平日见闻,而非游览名山大川,品味雅乐国画,真可令人神往,而发概叹。
《苦雨》嘛,事是绕着雨来说的,而苦这一字,却引出了周作人为文的一道风格,他的文确是带有苦味的,似茶,苦味中欣觉闲适,而非血味郁积酵出的苦。以雨为引,真显出自然而然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之道。以信为裁,主要是问候友人,而兼论己事,但实际篇幅大半是己事,却不觉冒犯,不离信的问候的中心意,这是篇传世的散文,也是封独具风味的亲切实感的信。
先以己况引出对对方的问候,但又很快回到自己的叙述上,好好抒发一阵思感,却竟没有脱了出去,仍旧回来到原意上,强调了对对方的问候,而前面的发挥到此竟不显得累赘,反而觉得充实,显得确是真情流露。
延到下文,方是作者真正展开手脚,文思一泄的时候。因已在前方埋下,此刻正是结果的时候。于是写自己的状况,自己的抒发,而竟有一发不可收拾之感,不写,固然仍成一封信,但无论从文学性,还是从信的角度,总有缺憾,总有不完整感。这就彷佛一株树,失了叶子,它固然还是一株树,但人们总还是希望它有叶子方好。
下文篇幅最长。一写苦雨之苦在哪里,二写雨的背景下人的可爱,三写雨的背景下自然的可爱。恰与第一段中我的感受暗相契合,下文正是第一段中我的感受的延伸,总体上就是呈现两种矛盾:雨与“文明生活”联系起来它是“苦”的,而与自然联系起来它是“随便听听都是很有趣味的”。
而早年的思想烙印和环境的影响,也在末尾体现了出来。正是欲写而不写的雨对于农民穷苦人家的,怎样一种情态,是欢喜,还是憎恶,他说恐怕是很大一个不幸,但他不曾亲见,不作虚伪的代叹。更是早有预计地说明,这是一封只说个人私事的信,却于人生无益。文学有着亘古连脉的价值,但每个文学都逃无可逃的会印上时代的烙印。斯文斯为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