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圣是我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被别人影响,怎样能减少这种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心理有所研究。
01
人类体内有某种预设的开关,你只要触发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要善于抓住人的心理,
比如,同样的一件东西,便宜卖不出去,涨价了就抢手了,这就是抓住了人们的‘一分钱,一分货’的心理。再比如还要善于利用对比,当有两件事要宣布时,一好一坏,说的顺序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02
互惠原理,当你想法设法的想从一个人那里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你应该先给予,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这让对方有些亏欠感,效力之强不可忽略,没人可以抵抗,因为亏欠感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还有一个原因,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因此如果我们感觉自己无法回报,就不要随便接受他人的善举,这只会让你以后得处境很窘迫,徒增自己负担。
互惠式让步也叫拒绝–后撤法。
假设你想让我答应你的某个请求,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求(对这样的要求我保准是要拒绝的),等我真正拒绝这个要求之后,你再提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的目标。
倘若你的要求设置巧妙,我会把你的第二要求看成是一种对于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边也应该让让步,于是就顺从了你的第二要求。
03
承诺和一致性
承诺对人的行为有一种限制作用,当人一旦做出一个承诺时总会下意识的为履行承诺做出一些积极的自发的行为,这便是承诺的一致性。
当你想要一个人做出更大的行为时,可以先做出一个铺垫,一旦他已答应你的小请求那他的态度就已经改变,所以你的大目标就更有可能实现。
周围的人认为我们什么样对我们的自我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当大家都认为你慷慨大方,乐善好施时,碰到找你募捐的,你掏腰包时就会大方许多。这就是你做的与别人认为的形象相一致的行为。
把东西写下来有种神奇的力量,当人们把承诺写到纸上时,他们往往会照着写的去做。而且如果他的承诺一旦公开,她的立场会更坚定,更不容易放弃。
费尽周折才得到的某种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加珍视。因此一些对于一些想要建立持久凝聚力和卓越感的团体来说,艰辛的入会活动他们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让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做一件事,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给他施加强大的外部压力,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的负起责任。但顽固地保持一致是荒谬且愚蠢的。
04
社会认同
现代社会,人们的自我认知越来越弱,很多事情要靠大众群体来确定一件事的性质。
当你在人群中发生紧急状况,需要帮助时,呻吟,叹息和喊叫恐怕是无济于事的。你需要传达准确的信息让路人确信存在紧急的情况。
比如你需要高喊我需要帮助或救命之类的。但有时可能会给路人传达疑点,我是不是最佳的救助着啊?这时你可以确定到具体的一个人,比如穿蓝夹克的那位先生帮忙给我叫个救护车。这样你就把那个人放在了救助着的位置上,这时他会感觉救你是必要的,他也不会给自己找别的理由。
05
抓住别人的喜好,让别人喜欢上你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
对一个人的喜欢受外表的影响很大,我们总会给你那些长的好看的人自动添加一些正面的特点,比如聪明,善良,贤惠,脾气好等等,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到这都是外表魅力发挥的作用。
我们也更喜欢和我们有相似之处的人,比如说兴趣爱好、生活背景等等,即使有些非常微不足道,但却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一个消息的类型会影响一个人对你的态度,带来坏消息的人会让人对你有种厌恶,虽然你只是一个带话的,因此尽量少传达坏的消息除非迫不得已。
这就是联系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