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资# 世界观#
用生物学本质来解释我们的行为,可以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在陌生环境我们用自己熟悉的行为,借以寻求舒适和安稳,环境越陌生,畏惧新奇的程度越高,这种熟悉动作越是重复,就像考试中的学生会咬铅笔,焦虑的军官抚弄胡须,紧张的新手频频挠头。
这种重复动作我们可以称作积习,在陌生环境中,我们借助积习平衡热爱新知和畏惧新知。重复的积习,其源头是我们人为制造母亲的心跳,用人为的熟悉感来适应现实的陌生感。
但积习产生的原因,并不仅仅是陌生的环境,有可能仅仅是无聊,也有可能是不正常的表现。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分辨是何种原因。
当改变环境,积习增加了,说明是环境引发的紧张情绪;
当改变环境,积习减少了,说明原环境产生了无聊情绪;
当改变环境,积习不变,说明这个人具有这种不正常的积习。
动物斗争的本源:地位与领地
攻击的本质就是为了建立自己在社会等级系统的支配地位,或是为了建立自己的领地。
物种内部的攻击起目的是击败对手,而不是杀死对手。
如果身处不利地位,放弃抵抗可以避免过激行为的产生。通过发出两种信号,可以事息宁人避免伤害。
①停止及其攻击的信号 :
黑猩猩会伸出一只手作为臣服的姿势,使它的手容易被对方咬伤,但发起进攻的黑猩猩绝不会咬伤战败者的手,这一姿势可以使强手息怒。
②开启非攻击信号:
在一只猴子发怒之时,另一只猴子给他整理毛发,它的怒火就会减弱。
顺从的姿势可以使人息怒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司机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拦下,很多人立即申辩说自己没有犯规,找各种借口。这种做法实际是在保卫自己的“领地”,把自己和警察放到争夺领地的对立位置。这是个糟糕的行为,因为这样会迫使警察反击。相反采取顺从的态度,警察想发火都难,迅速下车走到警察跟前,而不是等他走到你的跟前,这样会减弱你的领土身份,从而减弱你的威胁,缩着身子,耷拉脑袋,以及认怂的表情和语言都可以减少一次对你不利的战争。
猿猴们互相整理皮毛,实际上是建立一种亲近友善的社交关系,之后的裸猿并无多少毛可供互相整理,他们依赖于语言交谈。交谈的内容有以下四种,其中第④种就是古猿们互相挠痒抓虱子的现代表现。
①信息性交谈,具体的东西
②情绪性交谈,更为微妙
③探索性交谈,为谈话而谈话,审美
④整饰性交谈,无意义,礼貌,天气等,亲和
人类与动物的感情
小孩子喜欢大的动物,如熊马,这是对父母的表征,意味着寻求保护。
成人喜欢小动物,如猫狗,这是对孩子的表征,意味着寻求控制。
参考书目《裸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