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热的过了头,让冬天也来的有些晚,无论是天气预报的消息还是自身体感,初冬的寒冷都比往年迟到了一周。前几天的夜里,一场大风急雨也没有把树上的叶子全部吹落,枝头上飘飘悠悠的黄叶,似乎是秋天还在那里依依不舍。
初冬,菜市场里的的菜品换了主角,白菜土豆之流咸鱼翻身,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本稍昂贵的蒜薹莲藕们几乎无人问津。当然了,同样是白菜,命运也各不相同,大多数的大白菜们被剥去外面的几层帮,漏出光鲜亮丽的内心,然后就被埋在早已准备好的大缸里面并压上石头难以再翻身了,而外表艳丽,内里空洞的扒拉棵(音pǎlākē)白菜一般都挂在招摇的通风处,晒干,之后将与狗肉同时出现在小锅里上演一场情投意合。
今年的初冬,街上的人们有着“二八月乱穿衣”的架势,墨迹天气说今天的最高气温居然能达到18度,天气如此的热情,大爷大妈们并不予理睬,棉袄、棉裤、甚至是围巾依然在身。他们的椅子摆在有阳光处的空地上,议论着哪家菜市场的蔬菜更便宜,年轻人的手机越来越大会不会更费电,自己的儿媳妇什么都做不好却还不听她话,漏脚脖的姑娘小伙们未来一定会患风湿病之类的话语,忧国忧民的情思让大爷大妈们眉头紧锁,却也十分惬意。
初冬,河道里的水有时会冒起层层的白气,河边钓鱼的人在这雾蒙蒙里若隐若现,颇有“独钓寒江雪”“出没风波里”的韵味,渔夫们鱼获不多,或是鱼儿太小,便招来了渔夫们对生态遭到破坏的谴责。我买了几条这新鲜的鲫鱼,初冬时的豆腐是新豆子磨的,一锅完美的鲫鱼豆腐汤出现在我家的厨房里,再配上几颗香菜,满满的幸福感如同河道里的白气,袅袅升起。
古人大多喜欢悲秋,譬如什么“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自古逢秋悲寂寥”之类的,但很少听说有悲冬的,事实上,秋天万物开始凋谢,最终凋谢完成是在冬天,秋天还有“残花败柳”,冬天什么都没有,按理说,冬天更悲伤才对。这些年流行什么“生命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或许是受到这种思潮影响的吧。但其实冬天并不可怕,毕竟还会有春天。看着万物慢慢凋零,眼睁睁的无能为力,这才是最悲伤的。
人们大都是喜暖不喜凉,身边的朋友携家带口到海南过冬的比比皆是,却鲜闻南方人来东北过冬的。其实冬天有冬天的美,寒凉也有寒凉的好,那些长期在寒凉环境中生存的人,是不是会比在温室里长大的人儿多了几分抵御世态炎凉的能力?至少他们在切身所感寒凉的时候,也会想着给身旁的人披上一层御寒的棉衣吧。
2018年11月2日 凌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