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洗澡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来八一八睡前的黄金半小时。
这两天爸爸在家,对于娃的很多事,能放手的我全部交给爸爸,毕竟养育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是父母双方的事,尤其是4岁以后的男娃更加需要爸爸多陪陪。之前我很多次建议,让爸爸单独带娃出去,爸爸那时候还会不高兴,觉得应该一家人一起出去。我会告诉他:我陪玩的时间已经够多了,现在需要的是爸爸单独陪他出去,如果我再一起出去,孩子一遇到什么事,心理上还是会依赖妈妈,那么父子之间的情感该如何建立呢,只有脱离了妈妈,才能建立起这层关系,因为在外面遇到的所有事情,孩子内心上是完全信赖和依靠爸爸的,关系就在一次次地陪伴和磨合中建立了。现在爸爸也完全接受这个建议。所以,妈妈们,把娃放手交给爸爸,你该干吗干吗去,喝咖啡,做美容,逛街,给自己一段完美时光。这也是给自己赋能的过程。
切入正题:这两天晚上,都是爸爸讲故事的,故事讲完,熄灯,孩子就睡觉了。
爸爸会讲故事应该是值得鼓励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很多时候爸爸只是当任务来完成,好像手中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娃睡觉他看着手机,爸爸可能意识不到,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才是最有价值的。孩子是活在当下的,所以他们每时每刻都很投入,都会很开心,而我们大人总是心猿意马,做这个事的时候还在想着别的事,活在当下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不是真的很难?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啥也不想,放下手机,全情陪伴真的这么难吗?如果我们手里拿着手机,或者在做别的事,那只能叫陪着,不是陪伴,更谈不上高质量的陪伴。
我始终认为孩子睡前的时光是很宝贵的,也许只有6年,6岁以后孩子上小学了,睡前时光就不再像现在那么充满童真和梦幻。孩子的教育是单行线,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因为稀缺,所以值得珍惜。
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人体晚上睡觉前的一个小时内,是记忆里的最高峰时期,如果此时接收到新刺激,能记得最牢,而且睡眠能使遗忘的速度变慢,若是孩子在睡前遭受到委屈,恐惧和伤心,愤怒等情绪,到第二天消化不了,时间一久就会形成心理负担。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睡前的这半小时的黄金时间,顺应人体睡眠规律,用积极正确的方式刺激孩子的大脑皮层,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事情上,不仅能留下更好的记忆,还能稳定孩子的情绪,在增强记忆力的同时,情商也能得到培养。
睡前可以和孩子讲故事,做游戏,聊天,尤其是聊天,真的是太有趣了,在睡前一种温馨的氛围下,和孩子天南地北地聊聊,孩子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他看到的,想到的,哪怕没有逻辑的,听起来就会觉得很有趣,这种感觉很美好,我有时候会打开手机录音功能,把孩子和我的聊天内容录下来,若干年后,再回头来听听,会体会到那种曾经的幸福。我们要知道,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是听不到这样的表达的,也听不到这样的声音,那是真善美的组合,等孩子渐渐长大,这种聊天会越来越少。




所以,和孩子聊天是一种治愈,千万不要觉得陪孩子是一种负担,一种任务,那是我们被赋能和被滋养的另一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心灵捕手~
好好利用睡前的黄金半小时~ 对于我们大人来说,腾空半小时,不会损失什么,对于孩子来说,这半小时是一天中被父母赋能的时刻~所谓事半功倍!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