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计划生育下的“黑孩儿”远比“独生小孩”更孤独

计划生育下的“黑孩儿”远比“独生小孩”更孤独

作者: 苏禾小小 | 来源:发表于2020-01-29 22:15 被阅读0次

    年少时,父母想走进我的心里,是一条遥远的路;

    成年后,我想走进父母的心里,是一条孤独的路。

    ——题记

    最疼爱我外婆去世了。葬礼上,我遇见了我舅舅的养女。她本是舅妈亲兄弟的女儿,因家里女孩太多,生下来就被送养。我舅舅、舅妈养了几年有了感情,舍不得还回去,就留在身边当自己孩子养了。现在在读高中,仍旧是乖巧懂事的模样:文文静静,让做任何家务都不抱怨、不生气,说话也细声细气。葬礼时,一直在照顾我表哥家的女孩——一个骄傲张扬的小公主。在未成年的她身上,我竟然看到了慈母般的温柔与贴心。

    这大概是很多“黑孩儿”的特性:有奉献精神,很有同情心,会换位思考,很爱取悦或照顾别人(未必是有意,而是被刻入潜意识、骨子里的)。很有可能会孤僻、敏感、自卑、自立……总之,你在“黑孩儿”身上很难看到嚣张、自大、狂妄等过于膨胀的状态。

    我忽然很心疼她,因为我也是黑孩。

    但她还是比较幸运的,没有中途被送回到她亲生父母身边。如果回归亲生父母家庭,就会发现,缺少长期陪伴建立起来的情感基础和信任,很难得到父母的宠爱。缺爱、孤独、缺乏安全感等负面情绪,会长期伴随着你。远离父母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回归之后的不被理解、偏见与误解。

    我妈对我的所有攻击和指责,都是我内心长久的阴影。

    我是过了十周岁之后,回到父母身边的。在此之前,经常一年半载才能见到父母一次。刚回归时,我妈为了弥补她对我的亏欠心理,对我特别好。——需要强调一下,对我亏欠是她自己认为的,我并未因此责怪过他们。毕竟在那个特殊时期,父母也有他们的无奈。但在她眼里,只要我一提起过去,就是不知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只想追究父母对自己亏欠的白眼狼。其实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她加在我身上的种种“罪名”,对我来说,实在是天下奇冤。

    1.不会撒娇

    我从来不会对着她撒娇。

    我怀疑就是因为这一点,让她觉得我很难被取悦。站在她的视角看,作为母亲,她一心一意待我好,我却对她缺少亲热感,暖不热,于是渐渐不怎么喜欢我。后来,我妈经常数落我:没有眼色,不会撒娇,性格执拗得不讨人喜欢,像林黛玉一样自私、爱记仇。

    其实这个实在不能苛责我。成长阶段,没有父母的拥抱、抚触,很难建立亲密感。我回到父母身边之后,就一直和我妹同床睡觉,我爸妈从没拥抱过我,我又怎么可能对父母撒娇呢?我妹会撒娇,因为她是从小被妈妈抱着养大的孩子呀!

    我幼年在我外婆身边长了五六年,然后小学时在爷爷奶奶身边长了五年。我外婆特别疼爱我,所以我和外婆建立了非常亲厚的情感,每次见到老人家,我总会给她一个大大的亲密的拥抱,这是长期的依赖感产生的自然而然的举动。所以我不是天生不会撒娇,是父母没有和我建立亲密感。

    这些要是让我妈看见,肯定会怼我:“你有啥可委屈的!你弟出生就一口母乳都没吃,你还吃了四个月呢!你弟也是留守儿童,也没像你这样!”我妈肯定不会发觉:我弟回归上幼儿园之后的好几年里,我妈经常抱着他睡。其实我们与妈妈互动的经历差别有点大。

    当然,前面说记忆里父母完全没拥抱过我,或许有点过分了。追溯我幼年的记忆,我依稀记得我和我妈的几次互动:

    ①春节,我坐在爷爷家高腿凳上,或许我妈抱着我坐着?不记得了。电视上天安门在放烟花,我妈说,北大很好,长大了要考北大。②夏天,我妈把我接到县城玩,瞒着我妹,偷偷骑着自行车带我去看夜晚的灯火,路上还给我买了一支热狗雪糕,第一次吃5角的贵雪糕,很好吃,所以我印象深刻;那天晚上我应该穿着裙子,自行车后座还挤到了我屁股的肉,挺疼的。③在外婆家,我妈在外婆家教我认字,拿笔姿势不对,我妈拿小树枝敲我手。因为怕疼,我记住了。④我妈在爷爷家院子里,蹲下来扶着我的肩膀,泪眼朦胧说要早点把我接到身边,因为她哭了,所以印象深刻。

    除了第4条,应该都是五六岁以前的记忆,还没上学。至于我爸,对他的记忆大部分都是我回爷爷奶奶身边之后的了。不管怎样,我三岁时,父母曾带我去杭州旅游,抱了我是肯定的,毕竟尽管我记不住了,但有照片为证。

    2.没有眼色与执拗

    留守儿童都很低智。

    这一点不一定通用,但应该占大多数。其实不是天生智力低,而是祖父母辈的教育远远落后于父母。更别说,我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奶奶,动不动就会打我。我还真是被吓大的。至今我还记得我奶奶的巴掌,从头顶落下,震得脑袋瓜嗡嗡响。

    在高压政策下,人是不会变得太机灵的。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怕做不对会挨打受骂。小学时学的第一首歌曲是《世上只有妈妈好》。那天我开开心心地在墙上一边写歌词,一边哼唱。正在厨房做饭的奶奶忽然冲出来对我怒吼:你妈好怎么不来伺候你!

    我毫无防备地被惊吓到了,那是我最恐怖的一次情绪记忆,从云端忽然坠入深渊。

    据说,小孩子是会观察大人的情绪和喜好的。可能是因为这样的记忆,让我对我奶奶畏惧如鼠,言听计从,逆来顺受。讨好型人格,可能是从这里开始修炼升级的。

    没有自己的主见,一直延续到我成年之后。很多年,在我妈对我说“和你商量一下”,让我做选择时,我也只会去选择她希望我选择的选项,不敢真的随心所欲。我妈说不要在梳妆打扮上浪费时间,我就真的不在意外形,不去关心头发是否梳得光溜;我妈在厨房喊“来个人”帮忙,我怕我们都不过去她会生气,往往会马上过去。

    特殊情况下,用赌气来抗争,虽然次数其实并不算多,但因为我从来不会用撒娇来取得我和我妈之间的平衡,所以也显得格外孤僻与执拗。

    初中时有一次,不记得因为什么,我妈生我气让我别吃午饭了,于是我真的没吃。因为我觉得饭是她做的,她不让我吃,我就不吃。谁来哄我都不行。直到晚饭时她亲自说吃饭吧,我才去吃。我妈说:你中午吃饭了吗?我说没有。她说:我不让你吃你就不吃啊?你不会偷偷吃吗?我听了也挺懵的,偷偷吃?还有这样的操作选项?

    至于做事没有眼色、死板,不会举一反三等等,或许更多是我的天性吧。虽然我觉得后天的教育引导与训练也能改善这个状况。毕竟我在我奶奶身边时,我奶奶从来没让我干过活,便是偶然帮忙,也不是连续性的,我不需要思考自己还能做点什么。

    总体来说,此类批评虽然让我很不开心,但也算是我妈对我的指控里,唯一能算得上属实的。

    3.像林黛玉一样自私与记仇

    我妈第一次说我自私时,就把我震惊到了。

    因为我是姐姐,所以我一直觉得我有义务照顾弟弟、妹妹,所以我并不因为不在父母身边而感到委屈,也从来没有认为妹妹、弟弟是多余的,更没有认为只生我一个好。买东西,我总是让我妹先挑,我拿剩下的。我妹比较讲究,有时候衣服买回来发现有瑕疵,就不爱穿了,因为怕浪费,我就捡她不要的穿。我们分配零食时,我从来不会和弟弟、妹妹争。如果能被3整除,我们是均分的。如果整除之后余1,给我弟。整除之后余2,给弟弟、妹妹。分了之后,我妹常常会把她的那份藏起来,然后按计划一点点吃完。因为我弟总是没有节制地很快把他的吃完,然后吃我们的。我从来没在意过,就由着他和我一起吃。

    从来没计较过的我,被我妈冠以“自私”的时候,是真的无法接受这个罪名的。

    有一次是我弟在每块西瓜尖尖上咬一口。因为那里没有籽儿,最甜。让大家吃他啃过的。我觉得他这么做的行为是不对的,怕他长成熊孩子,所以我批评了他。

    另一次具体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我弟吃东西时不考虑给父母留,我怕他养成不为他人考虑的坏习惯,所以我说他:你一个人都吃完,就不想想爸妈吗?

    第一次可能是在我弟七岁左右,我读初中,第二次可能他十岁吧,我读高中。我两次教育我弟,都被我妈听见了,我妈就数落我,大概是:你多大了,和孩子争东西吃,真自私。

    当时真的特别委屈。所以在心里耿耿于怀了很多年。每次我妈用自私来指责我时,我都特别难受。

    “记仇”就不用解释了。按我妈的说法,我能记住并写下上面的事情,就证明我是个“记仇”的人。

    综上,在我妈眼里的我,就是一个爱和弟弟妹妹争东西吃的自私鬼;不知道体谅父母难处的自私鬼;一个性格怪癖,不近人情,不讨人喜欢,爱生闷气的林黛玉。当我和她谈起这些对我的偏见,想去纠正她对我的看法时,她不肯面对她过去对我造成的心理伤害,只会情绪崩坏地斥责我记仇,说我不懂体谅父母的养育之恩,只记住他们对不起我的地方。让她承认“你不是这样的人,我的误解让你受伤了”太难了。

    然而事实上,我从高中时期,就学会了站在她的角度去体谅她,所以不那么害怕性子急躁,生气也会打骂的她了,所以后来我也慢慢会主动拥抱她了……为了帮助她修复和我爸的关系,常常帮她出谋划策。怕她担心,很多事情也不给她吐苦水。父母因为姑媳关系不合而闹离婚时,为了挽救,故意留下一封恳切的规劝信然后离家出走吓唬我爸,这么做都是为了心里并不想离婚的她。

    以前做政治题,看到一个故事,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养不起,送出去一个给别人养。后来去抱回来时,看见那家给自己孩子吃脏东西,觉得很恶心。一直都不太喜欢这个孩子。我当时挺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苦,回来难道不应该对他更好一点去弥补吗,为什么会反而不喜欢这个孩子。

    直到几年前我才想明白。这就像养猫,一只从小养到大的干干净净的家猫,和一只跑掉几年又找回来的流浪猫感情基础肯定不一样,假设流浪猫钻过垃圾桶,吃过老鼠,警惕心强,不够黏人,换谁都更喜欢前者。

    而我就是那只不亲人的流浪猫。

    长久以来,我以为我妈对我的误解,追根究底,是源自对我不那么喜爱,所以对我常常看不顺眼。

    意识到这一点,是我刚上班的第一年中秋节。

    我刚毕业时,工资太低,一个月到手才两千多。房租800,就只有1000多能支配,水电网手机费餐费,加上跨越大半个中国回家的车旅费,根本不够花,往往还要父母资助。所以我什么都不太敢买,买衣服尽量买便宜的。我因为读研了,所以我妹先我几年毕业,回家上班,我爸给她发工资,每个月3000元,吃住都在家,所以不用花钱,那几年攒的钱就全用来淘宝、逛商场买衣服,夏天的上衣加裤子都会上千。在聊天时,我无意间说,我妹的衣服好贵,我买这个衣服150,鞋子150,便宜吧。当时我的心态是想表示我不乱花钱。可能是我情商太低,不会说话,让我妈以为我是和我妹攀比呢,直接炸毛了:你和你妹比?谁让人家会挣钱,你不会!我说:我在外地要交房租,在外面吃饭也太花钱。我妈说:谁让你跑外地呢,你咋不回家!

    我当时真没想到我妈会是这个反应。我觉得很委屈,就跑出去,坐在马路边哭了半天。我忽然想到——

    我读研时,放假回家,我妈总是数落我不干活,我就赶紧去干了。我没法和同样什么都不干的妹妹比较,因为我妈说,孩子天天上班很辛苦。

    等我上班了,中秋回家,正逢上呼吸道感染,多天未愈,且为了赶路,早起没休息好。我妈没关心过我吃药的事,依旧指责我不干活,没说过我妹半句不是。尽管当时,我妹连内裤都是我妈洗,吃过饭碗都不往厨房送。

    我才如梦初醒:原来,在我妈这里,我和我妹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和我妹的境遇换一下,我妹在外地上班,我在家上班,被骂的肯定还是我。因为我妈会说:孩子在外面上班,太不容易,所以得对你妹好一点。你天天在家上班,父母照顾你,多幸福了,还不去干活!

    我妈日常对我是挺好的,会担心我钱不够花,怕我在外面节省,亏待了身体;会担心我身体素质不好,也没怎么让我干过活;会担心我的婚事和未来。

    但一碗水,确实是端不平的。这也是事实。

    我在家里的孤僻性格确实不招父母喜欢。尽管我也有不少朋友因为我温和善良,心肠好,对朋友比较理解包容,不容易生气反目而喜欢我。

    在未成年时期,友情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情感支柱。

    今天我又哭了。他们以为我是因为新型肺炎贪生怕死。而我是因为自己出现的流感症状,怕传染他们却不被理解,也因为又一次发觉我妈对我态度差,对我弟态度很好这个残忍的事实。

    养育在身边的孩子,总是会偏疼一点。

    我也才想明白,小时候我奶奶曾背着我偷偷给我妹零花钱,买雪糕不给我买,不是她偏疼我妹,和我妈的心态是一模一样的,因为没在她身边长大,没有照顾到,所以想弥补。脾气差,不会照顾孩子,是我奶奶本身的性格、见识瑕疵。我爸我姑小时候也是被打大的。

    初中高中时期,我爷爷见到我,总是拉着我的手激动地上下摇摆,我妹曾以为我是长孙女,所以更受重视和宠爱,嫉妒过我,其实是因为我被老人家在身边养育几年,感情更深一些。

    大学毕业前后,我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去世前最后一次见面,我奶奶还关心地问我身体怎么样了,跑步心脏还呼啸不呼啸了。因为我有先天性心脏病,小时候跑步太猛了会因供血不足而晕倒。后来因为心脏缺损自己长好了,只有肺动脉瓣狭窄,也不是很严重,不影响日常生活。

    我爷爷那时候得了偏瘫,人不是很精神,舌头僵,说话也不那么清楚,依然会握着我的手激动摇摆。发现我手冷,会给我暖手。很后悔我爷爷奶奶生前,我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关怀。除了初中时一次爷爷生病住院,给他买了一个放大镜,在病床前给他读故事书,其他我什么都没做过。每次去看望爷爷奶奶,也是按我妈的指令买吃的带过去。没有主动为他们做点什么。

    我对外婆稍好一些,多个假期陪伴过,给外婆洗过脚,买过手机、银镯子、起夜灯、篦子、木糖醇饼干,给她在平板或电脑上放她最爱的“小燕子”(还珠格格)看。虽然也不能报答养育之恩,愧疚之心没那么沉重。

    如今,连最偏爱我、对我最好的外婆也去世了。

    这种心情,无人可解。

    最可怕的是,我也知道,我妈是爱我的,如果我出事,她会着急会担心。她只是根本没意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作为母亲,她以为把我接过来,去照顾我的饮食起居,不需要搂抱我,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增进我们之间的熟悉感和心理距离,我就应该像她对我那样,理所当然地对她敞开心扉,理所当然地撒娇搂抱。她把年少的我对她的陌生和疏离感,这种留守儿童必然会出现的心理和状态,当成我个人的性格问题进行斥责中伤,我们之间的关系才长期无法达到亲密的状态。

    如今我30岁了,和她一起度过了我过去三分之二的岁月,我们却无法找到母女最好的相处状态。我们之间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可这是一道无解的难题。我只能把旧事隐藏不提,与过去和解,接受现实。

    我和我对象说,以后我们的孩子,必须养在身边。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承受像我这样的孤独与委屈。

    --------------------------

    郑庄公逆生而被母亲不喜,更偏爱弟弟。尽管庄公发下与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依然很轻易地与母亲和解。因为,他也是一只乞求母爱的流浪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计划生育下的“黑孩儿”远比“独生小孩”更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pbthtx.html